燕军突然爆发的战意打乱了南军的脚步,也打破了盛庸的计划。
尚未合拢的包围圈被彻底撕开,盛庸来不及调派中军,平安也没能挡住朱棣。越来越多的燕军冲杀而出。高阳郡王强撑着骑上战马,朱高燧紧跟在兄长身边,兄弟俩互相照应,直到同朱棣汇合。
两个儿子的悍不畏死触动了燕王,他会如此喜爱朱高煦并非没有因由。
鲁莽,骄横,张扬,跋扈,在朱高煦带着朱高燧舍出性命为大军殿后时,都变得微不足道。这一刻,他做到了身为一个将领能做的一切。
战场之上,朱高炽永远比不上朱高煦,连朱高燧都胜他一筹。
依仗建文帝提供的防护罩,殿后的燕王成功摆脱了南军,安全与朱能汇合。
追兵也很无奈,远程武器不能用,近战又打不过朱棣,不放人还能怎么着?
得知沈瑄重伤昏迷,燕王的脸顿时黑成了锅底。不及大骂盛庸可恨,跟随在侧的朱高煦险些一头栽到马下。
“高煦!”
燕王大惊,幸好朱高燧拉住了兄长,没让朱高煦伤上加伤,摔个头破血流。
随军大夫被急召过来,查看过朱高煦的伤势,禀告燕王,“高阳郡王中毒不深,且已用药,只是失血过多以致晕迷。”
之后,赵大夫令人架起木板,抬着朱高煦一同行军。
木板是从运粮车上拆下的。燕军的粮草大多丢在了身后,粮车成了拖累,干脆拆下木板运送伤兵。
朱高煦和沈瑄被并排抬着,张玉的尸身自有张辅照料。
看着昏迷不醒的儿子和一身是血的侄子,朱棣握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驰骋疆场二十余年,未曾遭逢如此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