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皇孙不能饮酒,酒盏里都是糖水。
皇后严令,一滴酒都不许皇孙沾。服侍两人的宦官宫人只能瞪大眼睛,探照灯似的关注每一个细节。见汉王殿下放下酒杯,拿起筷子沾酒,送到朱瞻壑嘴边,黄少监的眼珠子好悬没瞪出来。
皇后不许皇孙饮酒,皇孙亲爹非要让儿子尝尝酒味,还能硬拦?
好在朱瞻壑是个听话的孩子,时刻谨记皇祖母教导,任凭亲爹如何“引诱”,就是不张嘴。
之前宫宴,他上过一次当,辛辣的味道至今忘不掉。自那以后,朱瞻壑就对“酒”产生了心理阴影。并为此请教过自己的两位师傅,“为何宫宴上不能全饮糖水?”
“世子为何有此疑问?”
“孤觉得酒难入口,糖水更好。”
夏元吉揪掉一把胡子,却没能给出答案。
要向皇孙解释酒的起源和象征意义,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任务。至于糖水一说,更不可对外人提。
夏尚书想得很是深远,万一话传出去,被史官记录下来,或是被有心人曲解,对汉王世子的名声,定会产生不小影响。玩物丧志倒不至于,特立独行,奇思妙想,对默认的皇帝继承者而言,也不是太好的形容。
孟清和的想法就简单多了,摒弃一篇篇大道理,直接抛出回答儿童问题的万金油。
“世子尚稚龄,待年壮,便可解。”
即是说,世子年纪还小,长大以后就明白了。
朱瞻壑眨两下大眼睛,小胖手来个农民揣,沉思几秒,勉强接受这个答案。
夏元吉目瞪口呆,不自觉又揪掉一把胡子。
原来问题可以这样解释?果然人到暮年,就少了机变?
“兴宁伯此言,恐有搪塞世子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