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骤雪忽来,又许是时候不早,天已快黑了,街上没什么行人。
明苏到了外祖父府外,下了马车,抬头看了眼府门上方的匾额,匾额上写着楚府。
楚家在京中有些特殊,特殊在,他家原本走的是武路,但到了这一代,却弃武从文,成了文官。
明苏与外祖父府上很少往来,她声名不好,不好连累历经三代,好不容易才在文官之中立稳了脚步的外祖父。
另一方面,外祖父虽在两年前致仕,却在朝中留下不少影响,她若与外祖父往来密切,少不得受陛下猜疑。
明苏在门外站了一会儿,上一回登门,还是年初,外祖母重病,她代替母妃前来探病。玄过站在她身后,见殿下抬了下手,方上前去敲门。
门很快便开了,两位舅父亲自出迎,将她领去了正堂,堂上一位白须白发的老人家站在阶前等着她。
楚恩也许久不曾见明苏了,两边行过礼,楚恩问道:“淑妃娘娘可好。”
“外祖父放心,母妃一切都好。”明苏笑道。
楚恩点头:“那便好,老臣挂念得紧。”
两位舅父知她是无事不登门的性子,已将家仆都遣得远远的,二舅退去了门外守着。
明苏说明了来意。楚恩点头道:“殿下顾虑得有理。”
他说完,叹了口气,“陛下真像是变了个人一般,朝廷也与当年郑太傅在时的朝廷全然不同了,若是当年……”
他没说下去,但明苏听懂了,若是当年,何至于连赈灾这等关乎民生江山的大事,都怕有人敢不顾百姓生死,只知贪赃得利。
但观如今朝中气象,他们确实做得出来。
“也不知这境况何年何月才是头。”楚恩说了一句。
舅父忙道:“父亲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