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很好答,若是别的内侍或是大臣在此,恐怕连陛下为何有此问都猜不到。
毕竟此次恩赏确实如中书令所言,极为丰厚,而对阵亡将士的抚恤,亦是极为周到。
但玄过明白,毕竟伺候了她有十余年了,主仆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若在以往,玄过必然直接劝慰,但陛下登基之后。
虽性情如旧,但兴许是皇位本就令人畏惧,玄过在面对明苏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慎重与小心。
思索了片刻,他笑着上前,斟了盏茶,道:“陛下说的哪里话。将士们感沐陛下天恩还来不及。那时的情形,陛下也是迫不得已,看如今这朝堂多好,大臣们也更勤谨了,不说远的。
单是德州歉收,太上皇时可无这般迅速的拨款救济。”
他说罢,将茶盏端起,双手奉到明苏面前,恭敬道:“陛下喝口茶歇一歇吧。”
明苏没去接这盏茶,她突如其来地问了句:“你可记得李槐?”
李槐这名字宫中可有许多年没提过了,玄过乍然一听。
还愣了愣,片刻之后方回道:“小的自然记得,李中官是小的的师傅,当年小的入宫,便是由李中官照着陛下的喜好调·教好了,方放心派到陛下身边的。”
明苏从来不知此事,如今听闻,怔然道:“原来如此,难怪你初至朕身边时,便诸事周详,十分老成。”
她说罢,便出起神来。
玄过也没搅扰,在边上伺候着。直到了晚膳时,慈明宫送了几道菜肴来,明苏才稍稍展颜,但也只碰了几筷子,并未提起多少食欲。
玄过当真不解陛下是怎么了,他回忆数日来之事,只觉近日甚是如意,大臣们听话,政事顺遂,太上皇也未作妖,老老实实地在上华宫待着。陛下不当不悦才是。
难道是又想起郑家小姐,想起旧日之事了?
玄过想想也没别的可能了,人啊,处危境中忙碌之时,总会憋着一股气,一鼓作气地奋勇直前,可一旦得偿所愿,这股气散了,过往的许多事也就浮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