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风流小农民 平湖秋色 1717 字 2022-09-18

李书记也知道了张光荣两百块工资的事,那是县委办公室的一位资料员向他报告的。只不过李书记也只是惊讶了一会,过后还笑:“有那个本事的人,尽管拿。”

跟张光荣一番谈话,过后李书记是下定了要发展的决心,但是要怎样发展,从那方面下手?这也不是容易的事。这事李书记一个人想了很久,如果全县都能像青山大队一样发展起来,那可是不得了啊!

每周的常委例行会议,李书记先开口了。在坐的常委们都感到异常,吴书记已经带着一家子到地委上任去了,李书记这个代理书记已经是第一把手。按照以往吴书记的习惯,常委会,第一把手好像还没先说过话。

其实别人的话李书记听多了,每次都是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以前的常委会李书记老想打个盹,反正那些话不是大话就是空。

“我们要发展了,不发展不行啊!”李书记说了好几分钟了,最后两句好像是在号召,确实,没有号召,是没有人想到发展两个字的。

“是要发展,发展嘛首先就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财贸战线经过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现在市场物资供应比以前丰富了,县城的居民很高兴嘛。”郭主任觉得他的贡献不小,组织了水产公司的采购人员,到s市港口采购了大量的咸鱼,往县城的市场一放,还不用购物证,搞得整个县城从南到北都有一股咸鱼的香味。这样也算是造福于民了,咸鱼也是稀缺啊。

李书记无语了,说发展,人家却搞到那方面去了,郭主任的话刚说完,李书记马上又说:“我们要发展,已经有了发展的模式,张光荣的发展道路,已经可以证明,这条路是成功的。”

热闹了,说到张光荣还能不热闹,常委们都在低声交谈,话题就是张光荣每月两百块钱工资的事。

讨论归讨论,但是没有人明着说,谁愿意跟李书记喝反调,但是也没有表示赞同,反正当官的第一要素就是先要学会明哲保身。常委们不表示赞同也有另外的原因,当时张光荣青山大队这个试点是省委书记亲自指示的,而省委韦书记已经调到中央去了,新任的省委书记赞不赞同?静观其变吧。

郭主任却憋不住,他才不怕姓李的,说话还有点大声:“乱了,张光荣走的全部都是资本主义路线,如果按照他的经验走,计划经济的市场首先就会受到破坏,还有,他每月两百块工资,这事不能任由继续下去了!”

“张光荣走的是什么模式呢?”问话的是公安局长,他是常委,但是张光荣的事他还搞不懂,只知道包产到户闹的事很大,还有,那家伙被县城派出所抓过。

什么模式,只有李书记清楚,他敢要以张光荣的模式发展,当然会了解得相当清楚:“据我知道的,张光荣农业方面的发展模式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工厂方面,他采用的是以工取酬,说白了就是计件工资制,不管你是大师傅还是小学徒,谁做得多就拿得多。为什么我们的工厂,工人们没有积极性?就是在于分配不合理。”

李书记看着郭主任又说:“市场应该适应放宽,允许农民将富余的物资拿到市场上交易,这样不但市场物资丰富,也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公开为张光荣的发展模式叫好!这是常委们此刻几乎不约而同的想法,人家是第一把手,愿意担这个风险了,别人还有啥好说的。

只有郭主任还有话说:“张光荣的发展模式根本就不正常。”郭主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就将他知道张光荣不正常的一些底细都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