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花这个经销组长也有办公室了,爽啊,她也算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喂,那你自己呢,叫什么?”刘巧花想了好久,都想不出个所以然。
“对呀,我叫什么?”张光荣自己也挠头,红云是服装厂的厂长,合资厂就由秋兰做为青山大队的管理员。那他自己还没法叫,“嘿嘿”笑着说:“那就不叫了。”
这是个笑话,想成立股份公司还不准,要不然还有个董事长。叫老板,资产阶级意识太浓了。反正就他的办公室,连一个字都没有挂。
还是杨玉环有水平,她的自行车一直就冲到张光荣的办公室门前,大声说:“叫住持吧?”
“哈哈哈!这个名称好,保证也是全国首创。”赵俊一听就乐,和尚和尼姑住一起了。
张光荣回过头,这杨大美人现在有事干了,天天得跑他这里,因为他们的设备还没全部到位。在报批的机械当中,还有两辆日本三菱货车,这两辆货车也让张光荣爽。
办公室没有挂牌也没关系,反正只要张光荣在,人家也会往他办公室跑。杨玉环来了,还用认生吗,自己泡茶。
“喂,我爸妈已经走了,还怕我赶到省城,要走了,才给我打的电报。”杨玉环有点舍不得,爸妈要走了,她没能送。
“可能是不远的关系,从这里走,你爸他们的省城跟我们省的省城路程也差不多,不一样吗?”
“我不管,反正我要是想去,你就得开车。”杨玉环喝着茶,抬着水灵灵的眼睛,老早就有两人一起到她父母那的打算。
刘巧花也走过来了,现在她也忙,有时候她还得开提货单。趁着有空,跟张光荣聊几句呗,两人的办公室距离也还不到十米。
真爽,现在刘巧花要有空都会来,偷偷说点肉麻的话,也是百说不厌。只不过要等着没人的时候,杨玉环在,她想说也不敢。
“什么时候要开始生产了?”杨玉环朝着刘巧花笑,然后问。
“差不多了,装配完了,就可以试产。”张光荣嘴里在回答,脑子里却在打起算盘,当然算一年又能增加多少收入。
“走吧,看看去。”杨玉环说完了,先站了起来。
和刘巧花三人从五金电器厂走过合资厂这边,里面热闹得不行,张组织正和村里的几位小伙子在抬着机器。这哥们又有事干了,管理工厂的治安。
那些缝纫机已经装配完成,全部都是电动的。秋兰她们十五位姑娘,和香港过来的几名技术员,正认真地辅导新招来的员工。
“哇,真热闹。”杨玉环听着电动缝纫机的声音,可以这样说:这是全县最热闹的一家工厂了。
张光荣一颗心却不能完全放在工厂里面,到了这时候,报纸上也开始报道边境那边的情况了。这是战前的宣传,张光荣已经闻到了火药味。现在跟关团长的联系已经中断,他们的部队肯定在做着最紧张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