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其徒有不逞者,入洞迷昧,不知所往。
白云遍觅无可得,哀求佛前。
五日,复自洞侧出,言为神所缚,将置之海,以师乞免贳通赦之。
然先是觅洞中数遍,不知从何出也。此间东西透豁,而有脊有门中界之。
〔不若穿山、叠彩、中隐、南峰诸洞,扩然平通,下望明饺,内无余奥也。〕下洞,别白云。仍一里,西过北门,门西峰当面起,削山为城。循其北麓转西北城角,下盘层石,上削危城。其西正马留山东度之脉;其南濒城为池,南汇与凉水洞桥新西门外。
而南入阳江;其北则洼汇山塘,而东浅于虞山接龙桥下者。
《志》所称始安峤当在其处也。
《志》又有冷水洞,在城东,而曾公岩名冷水,而此又有冷水焉。凉水洞桥北,满堂皆莲花,香艳远暨,亦胜地。凉水洞在新西门外。北门在两山夹中,东西二峰峭竖而起,东峰俗称为马鞍,西峰俗呼为真武。东峰疑即镇南峰,《志》言有唐人勒石,尚未觅得。西峰南麓,王阳明祠。
因之为城,锁钥甚壮。然北城随山南转,故北隅甚狭,渐迤而南,则东西开扩矣。
余少憩城外西北角盘崖之上,旋入北门,西谒阳明祠。
复东由大街南行,则望洞西岩之穴正当明处,若皎月高悬焉。
又南,共一里,至《桂岭碑》侧,西向濒城,复得一山,则华景洞在焉。洞门东向,前有大池,后倚山,则亦因为西城者。
洞前岩平朗,上覆外敞,其南昔有楼阁,今俱倾圮莫支,僧移就岩栖焉。岩后穿穴为门,其内崡岈,分而为三:南入者,洼暗而邃;西透者,昔穿城外,因为城门,后甃井石塞而断焉,北转者,上出若前,下履飞石,东临岩上。崖有旧镌一,为开庆元年手敕,乃畀其镇将者。开庆不知是何年号,其词翰俱为可观。而下有谢表井跋,则泐lè裂开不能读矣。已复出至前岩,僧言由洞左攀城而上,山之绝顶有《诸葛碑》。余从闻异之,亟西登城陴i女墙,乃循而南登,已〔从石萼〕丛错中攀跻山顶。此顶当是宝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