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零一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前三千家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媒体在内,以及全世界三万两千名知名政治领袖以及民权领袖,宗教领袖,还有知名政论家和主持人,全都以各种方式得到了一张光碟。
有的人是在收牛奶的时候,看到牛奶箱躺着一张光碟,有的是在信箱发现了这张光碟,也有人是在自己的电子邮箱里发现了这张光碟的压缩版。
而与此同时,柳梦山的博客上也将这张光碟内容完全地登载在其上。
这个光碟的内容要说其实也很简单,它的目录里是一个又一个人名。这些人名全部是美国当局各个部门许多重要官员,以及国会很多议员的名字。
尤其可怕的是,美国参众两院,名列这张名单上的,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这些名字总数高达上千名,而当点下这些名字的时候,就将会出现一个很复杂,但是很清晰明了的关系图。这张关系图是按照年份来列表的。
在这张关系图上,这个人从他出生开始,所发生的每一件他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以及这间重要事件中三大集团的角色都被详细记录。
这些记录详细到三大集团动用了哪些关系,使用了多少金钱。另外,在指出所有这些事实之后,还有证据来证明这些事。这些证明包括了机密文件的复印本,有本人签名的收条,文件以及各种契约。
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事实。还会有录音,录影等更加直接和有力地证据。
如果只是针对某一个议员或者某一个重要官员的话,那么即使将事实罗列得更加仔细,将证据列举得更加有力。那么。只要罗斯切尔德家族想要挽回,依然可以做到。
但是,当上千个将事实罗列得如此仔细,将证据列举得如此有力的指控出现的时候,不要说罗斯切尔德家族,就算是全世界地家族都一起赞出来跟罗斯切尔德家族一起否认,又有什么用呢?
尽管如此,不过西蒙还是做了他可以做的一切。
当他首先收到有人收到这种光碟的时候,他马上派遣他的人出去,抢到了这份光碟。并且将那个收到这个光碟的人干掉。但是在短短一分钟之后,他就收到了一百多份情报,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上百人收到了同样的光碟。
于是罗斯切尔德家族马上联合另外两大集团。使用他们的全部能量,甚至于不惜于撕破脸皮,逼迫所有的媒体都不准刊登相关新闻。
然而,在五个小时后,全世界第一份大规模公开新闻就登了出来。刊登这个公开新闻的,是被视为中国第一新闻门户的新浪网。
他们维持特地制作了一个专门地精美页面,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便吸引到了数百万网民浏览。尤其恶毒的是,新浪网不止提供中文版本,而且还在该专栏的首页提供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以及意大利文和阿拉伯文版本地链接。
于是,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有有近十万人下载该文件。这其中有数千人是全世界各地闻讯而来的网络记者。
当他们下载完这个文件之后,打开压缩包,便发现这居然是一个成型的网页文件。也就是说,网站的编辑根本就不用任何制作,只需要将这些文件直接传上网站就好了,整个过程所需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于是,那些网站的编辑们,一边骂着“真他妈地丧心病狂的天才啊”,一边乐呵呵地将这些网页放在了自己的网站首页上最显眼地位置。
三个小时后,新浪网宣布遭到黑客攻击,将所有相关连接全部撤下来。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需要新浪网了,因为甚至于连上黄色网站,你也可以在网站首页上看到这则惊天新闻的连接。
从新浪发布这份新闻到轰动整个网络世界,一共不过是短短五个小时,而浏览过相关网页的人超过八千万。
三十分钟后,法国人首先按耐不住了,《报主编首先更改了他们的早报标题,并且亲自撰写了一篇社论〈网络真正改变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法国人认为网络媒体的威力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真正主流新闻的阵地向来是电视和报纸,但是这一次网络媒体真正成为了真正的主角。
报纸称,这次上千美国政客黑幕报料事件,恐怕将会超越伊拉克战争和次贷风暴给美国政治带来的冲击。而能够与这一事件地伤害程度相提并论的,唯有越南战争。
在这最早的报道之中,法国人还是给了美国人足够的面子,他只是谈到了这次传播事件,而没有具体谈及这次事件的内容。
数分钟之后,在德国,在英国,在意大利,报纸的主编们纷纷意识到了这次事件的严重性和新闻性,他们都或者主动,或者被迫的撤下了当天的头条,撰写了与此事件相关的新社论。
社论越来越激烈,从谈论这次传播事件,到抨击美国政客的操守,乃至于抨击整个美国的政治制度。
而最后,当阿拉伯世界开始发出声音的时候,声音从所未有的强烈。伊朗《真理报》以受害者的角色,大声地负荷这张光盘内容的事实,用整整六个整版的篇幅对这一事件进行控诉,进而控诉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丑恶。
伊朗开始之后,伊拉克,埃及,巴勒斯坦纷纷跟进。即使连中东最为坚定的美国盟友沙特阿拉伯,在针对这次事件的时候,也发表了温和地批评。
至于俄罗斯,那更是以一种幸灾乐祸到近乎丧心病狂的态度。在媒体上开始了狂欢arty,甚至于有人在预言这一事件是否可能带来整个美国的解体。
有个俄罗斯民众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用一种终于大吐一口气地表情说道:“是时候肢解美国了,,就像当初他们对我们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