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点石成金 自白 1729 字 2022-09-19

“哎呀,羊毛出在羊身上嘛,花出去多少,以后还会加倍赚回来地!”我理直气壮的耸肩。

“话是这么说的没错,可你这羊毛也真够多的……”王宁撇嘴嘀咕:“我看你是不花自己钱不心疼,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你哥也真是的,怎么就听了你的,一间小眼镜店开张搞的这么铺张,也不知道今天花掉的这些钱他多久才能赚回来。”

我扮了个鬼脸给她,心里暗笑,这丫头只知道这次演出是我出的注意,却不知道其实这家店也是我的,还以为是我表哥刘志海搞的呢。羊毛也是我的羊毛,柴米贵也是我埋单,今天花多少,也是掏我的腰包。不就是花了八千块钱么,心疼?我心疼才怪,等着瞧吧,看我用这招超前十年的经营方式,创造个商业奇迹给你看!

【051】铁窗泪

第一场秋霜悄悄降临江城,冻蔫了马路旁花池里的地瓜花,打落了树梢上大片大片的黄叶。

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民炒股从这一年开始,无数国人为股疯狂,有人因此倾家荡产,有人因此一夜暴富。

我曾考虑过要不要趁机发上一笔,权衡再三之下还是放弃了,虽然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现年只有12岁的我却无法亲自参与其中,而找别人代办的话很是麻烦,想想自己现在也不缺钱,以后又有大把的赚钱机会,还是先小打小闹的玩玩手边的实业再说吧。

可是事情却不按照我预想的方向发展,我想小打小闹的玩,现实却偏偏不给我机会。这不,眼镜店刚开业半个月,几种畅销镜架的库存就相继告急,部分度数的近视镜片甚至卖断货了,因为对聘请来的店长还处在考察阶段,刘志海不得不再帮我一次,独自坐火车到沈阳进货去了。

真是日进斗金啊,我再抱着小打小闹的心思,岂不是对不起这么红火的生意?

算过了这几天的收入后,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常常做着事情时忽然就傻笑出了声,以致于四人帮以为我犯了花痴病,连王宁都问我整天在想什么美事。

确实是美事啊,我美美的算着,就拿销量最大的近视镜来说吧,一副眼镜卖出去,价格平均在一百元左右,很多家长是很舍得在这方面下本钱的,眼睛是孩子心灵的窗口,哪怕需要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也要给孩子买一副称心如意的眼镜。

光一项免费验光的服务,就让顾客们趋之若鹜,交口称赞,在这个刚刚摆脱验光去医院挂号的年代里,全市只有几家国营的同行有验光机,还都是收费服务的,服务冷淡,态度应付。而在我的国明眼镜店,验光免费!哪怕你不买眼镜,没事来验着玩,咱都和气招待!我对刘志海说,反正在验光机上的这笔投入是一次性的,机器闲着也是闲着,员工呆着也是呆着,谁来,咱就给谁验!

正常来说,在现在的1992年,以江城的消费水平,人们配一副近视镜的平均花费应该在七十元上下,低档眼镜的价格在四十元左右,碳素镜架玻璃镜片,用起来和那些所谓的高档镜片也没什么差别。可我在设计代金卡的时候是这么制定的,一副眼镜消费超过百元者,返还现金二十元,不超过百元者返现十元。也就是说,价值百元的眼镜只需八十元就能买到了,而本打算消费五十元的顾客,也会把目光转向六十甚至更高一些的。这样一来,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作祟,每位顾客在国明眼镜店的平均消费额,就远超同行了。

还有休闲眼镜和功能眼镜,开业庆典时散发的打折卡就是给这些眼镜提供优惠的,其实我这里的眼镜标价比同行略高,同样的眼镜打折后,价格才和同行们的售价持平。但现在的老百姓还不懂这个,民风淳朴啊,你在标价的基础上给他打折了,他就以为自己真的得到实惠了!再加上我其它超前的营销手段,在宣传攻势和从众效应之下,进店配镜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就是一模一样的眼镜,那也是在国宁买的好!

什么叫营销?我是这么对刘志海解释的:让顾客高高兴兴的伸头挨宰,然后还要到处说你的东西好,说你的服务到位,说你的价格便宜实在,这才叫营销!

刘志海一边骂我是奸商,一边看着数钱的我不住唏嘘,这一副副眼镜看似普通,一片片镜片貌似不贵,里面的利润可真不得了啊,一副眼镜赚个对折都是少的,而那种最普通的光学镜片,进价才一块三毛六,愣是卖到六块钱一片!尤其是那些美其名曰镀膜的、抗疲劳的片片,三块五块的进价,在店员的蛊惑下,生生卖到了二十三、三十五,还广受欢迎!这不是抢钱是什么?打劫银行都没卖这个来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