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六十六章 来历
柳篱的话到底可信不可信,姜宪一时间还有很多的疑问。: 。柳篱自然看得出来。
他沉‘吟’道:“我家中有兄弟三个,我行二,家里还有支应‘门’庭的长兄和承欢膝下的幼弟,不然也不敢离家这么多年了。至于举业……不知道郡主听说过江南泾阳书院没有?”
姜宪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江南的泾阳书院位于钱塘江边,是由因曹太后摄政而被迫致仕的吏部‘侍’郎顾勋开办的书院。因讲学的时候喜欢议政而渐渐声名远播,吸引了很多读书人去听课,成为了当朝最负盛名的书院,得到了很多江南籍官吏的认同。前世,朝政,姜宪想整顿吏治,泾阳书院的人几次‘插’手朝廷政令,‘弄’得姜宪非常头痛,差点杀了顾勋。
她闻言心头不由一阵烦躁,道:“你的事与泾阳书院有什么关系?是吕良案涉及到其中了吗?”
“也算吧!”柳篱沉默了片刻,道,“泾阳书院最开始是由顾家主办的,后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教习的先生就满足不了泾阳书院的需求了。顾老先生就出面邀请江南世代诗书礼仪传家的、曾经做过朝廷命官后退仕在家的人出任泾阳书院的讲习。这其中无锡刘家、淞江王家、金华陈家不仅有族人在泾阳书院任教习,还大量出资,资助顾家开办泾阳书院。可以说,泾阳书院有今天,全靠了这四家。江南士子,也以这四家马首是瞻,渐渐压制住了临安左家和昆山吴家……”
“等等!”听到这里,姜宪打断了柳篱的话,道,“临安左家,是不是左以明家?还有这个昆山吴家又是怎么一回事?”
柳篱耐心地道:“临安左家正是左大人那一支。他们家和昆山吴家从前是江南出官宦子弟最多的人家,江南读书人隐隐以他们和无锡顾家、淞江王家为首。后来顾家开办泾阳书院,吴家子弟是都在朝中做官,无人能出任教习,临安左家却是婉言拒绝了邀请,这两家就慢慢被无锡刘家和金华陈家代替了。不过,随着左以明任职督察院,这样的局面应该会有所变化。毕竟这两年不管是顾家也好,刘家也好,都没有子弟任三品以上的大员了。”
姜宪从前就觉得左以明颇为滑头,现在看来,左家是明哲保身,不愿意参与到这些事中来。
她微微颔首。
柳篱就继续道:“拙荆出身淞江王家,是家中的小‘女’儿。我少年时不懂事,颇为气盛,做了不少鲁莽之事,所以家岳才会看不上。而我当初和拙荆‘私’奔,也没有想过从此不回去。只是后来我太太跟着我餐风‘露’宿坏了身子骨,我们手上的细软都用完了,正巧李总兵招账房,钱财开得十分大方,我这才决定去应聘,准备度过了一时的难关就继续南行,打算出海去看看。不曾想之后的局势越来越‘乱’,倭寇竟然敢上岸烧杀抢掠了,就连江南等地也没能幸免,回去已经变得非常不安全,我只好继续留了下来。没想到李总兵为人豪爽,待人真诚,我不过是帮着他解决了一点小事,他却以国士待我……”
让他不好意思就这样丢下李家的事一走了之!
姜宪猜道,问他:“那你还准备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