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指挥官与中央军各营将士之间只是指挥和被指挥者的关系,平时并不在一起训练生活,所以中央军将士的效忠对象就只能是大明帝国,而不会是某个指挥官,这就能避免某个野心勃勃的指挥官通过控制中央军成为大军阀,并最终对大明帝国的统治机构形成威胁。
当然,要想这个类似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事机构能够顺利运转,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大明帝国得拥有同样健全的行政机构!假如缺乏一个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设想的这个军事机构就完全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在大明朝现在的行政机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新的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却没有想好,但他最倾向的还是君主立宪制,既保留大明朝的帝国制,也保留朱家的皇室血脉,但国家机器不再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必须掌握在内阁手中。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王朴的初步设想,距离真正实现还为时尚早。
毕竟现在大明帝国的内忧外患都还没有彻底摆平呢,张献忠、李自成还在四川、陕西割地称王,吴三桂这个大汉『奸』也还在山西作威作福,而且王朴也还只有不到三十岁,距离垂暮之年还早得很呢,王朴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经营。
隆武元年(度1644年)十二月中旬,从南京急调北上的三个混成营赶到了北京城外。
把北直防务交接给新任北直提督唐胜之后,王朴即率中央军主力启程南下,经由大名府开进河南省境内,施琅的镇海水师则由于运河封冻、水路不畅不得不暂时滞留北京,顺便协助唐胜稳定北直防务。
此时中央军的主力差不多仍旧是三个辎重营,三个火枪营以及一个炮营,因为刀疤脸的混成营和唐胜的混成营已经归建,派驻北直的三个混成营以及派驻山东的两个混成营都是新从南京调来的,并没有从中央军主力中抽调兵力。
当王朴带着中央军主力向河南挺进的时候,红娘子率领的河南军正面临内讧的危机。
早在回师开封的时候,红娘子就已经向全体义军将士宣布了她的决定,将在两个月内接受中央军的改编,成立新编中央军骑兵第一营至第八营,红娘子的决定并没有引起义军将士太大的『骚』『乱』,义军将士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对于大多数义军将士来说,这是个水倒渠成的结果,或者说是令人鼓舞的结果。
毕竟,中央军的骁勇善战以及装备精良早已经深入了义军将士心中,尤其令义军将士欢欣鼓舞的是中央军优厚的饷银。
在中央军,既便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每年也能领到二十四两银子的军饷,满一年的老兵则能领到三十六两饷银,此后每过一年就增加十二两,如果能提拔为军官更不得了,就算是最低级的小队长,每年的饷银也能在原有基础上翻倍!
还有打了胜仗之后的赏银,或者阵亡之后的抚恤金就更不必多说了,总之能成为一名中央军士兵已经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汉人青年的崇高理想,甚至连许多屡试不第的秀才或者童生都开始踊跃参军。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弦易辙加入中央军,其中尤以李虎、李侔等李氏子弟的抵触情绪最为严重,虽然现在红娘子是河南军的最高统帅,可河南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李家的军队,可如果被中央军收编了,那就跟李家没什么关系了。
作为既得利益者,李氏子弟当然不愿河南军被中央军收编。
最近这段时间,以李虎为首的李氏子弟频频召集军中将领进行秘密集会,开封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
种种迹象表明,红娘子过早宣布这一决定看起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红娘子的过早宣布,给了那些心怀鬼胎者与外部势力足够的反应时间,让他们得以内外勾结,从容策划,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提前宣布这个决定却能让这些心怀鬼胎者自己跳出来,避免他们因情势所迫混入中央军的行列。
事实上,也正是王朴刻意要求红娘子这么做的。
王朴可不愿意一些心怀鬼胎的流贼混进他的中央军,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王朴惨淡经营中央军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他当然不愿现在的大好局面断送在一小撮心怀鬼胎者身上。
就算会因此损失一些实力,王朴也是在所不惜。
一直以来,王朴治军的原则都是宁缺勿滥,对于中央军来说,八个骑兵营的编制似乎是太过庞大了,不但因为四万将士每年的军饷开支就不是个小数目,更因为四万匹战马的后勤保障就是个沉重的负担。
虽说现在的国库因为拍卖了官营产业很殷实,光府库里的存银就有上千万两之巨,可王朴得居安思危,一旦这些家底耗光了而工商势力却没能抬头,并不能给国库增加税收,到时候王朴拿什么来供养数量庞大的中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