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寒料峭,春燕早早入驻檐间屋下,春风捎着小道消息一并飞入团城的万户千家,春风是旧年的常客,消息却是新抽芽的柳枝。
团城是个小城,毗邻唐都,是个民风朴实的地方。团城地位尴尬,名字叫城,实则是县。
据说在某朝皇帝将唐城作为都城时,一年心血来潮去祭天,祭天台在祭天峰上,大好风光一览无遗,皇帝老儿四下张望,和谐富庶的民风民景尽扫眼底,心情大畅,然而西边一个鸟蛋大小的县城却碍了龙眼。
那县城圆不留丢,屁股后面还拖着一条笔直河流,县城位置又紧贴着帝都。皇帝问身边臣士:“爱卿,那是啥呀?”臣士随着皇帝颤巍巍的龙指望去,淡定答道:“回禀陛下,那叫团城,这城因形状而得名。”
人常说紫气东来,紫气便是祥瑞之气,反之便是晦气。
皇帝笃信风水之说,西边向来不甚安生,战事连连……皇帝当下越看越觉得那西首的团城便是祸根。
这团城后面笔直的河流就如同箭杆,顶端的团城如同箭簇,箭尖正指向自己的都城,不,自己的寝宫!这还得了?
皇帝毫不迟疑大手一挥,将那团城股后的河流就此截断!
话说,团城几十辈人都以种植谷物瓜果为生,河水断了就是断了生路。
皇帝的江山到了也没保住,倒是团城居民苦不堪言,自那代以后,城中居民搬迁的搬迁,谋生的谋生,原本热闹的小城几乎成了空城。
最倒霉的莫过于那条河了,小河本名叫润之,取自灌溉作物,取之用之的意思。自从那河被生生截断改道后,团城所剩无多的百姓便将这河也改了名——恨之,百姓的智慧,颇有深意。
直到近现代交通发达起来,恨之河又被重新引渠入镇,但团城原先的富庶风光却难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