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导的用意并非如此。
正如观众常常吹捧他的一句话:张赟的片子,没有一个镜头是废的。
这样的视线追踪的确别有深意。
如果观众足够细心、而不是被主角们迷晕了头,他们就能发现:镜头总是不自觉得聚焦在李嵩的身上,带着微妙的晃动感,和被日光晕出来的朦胧光圈。偶尔视角高低也有细微的差距,有时对着李嵩那双眼睛,有时又落在他宽却薄的背脊,更像是好几束视线不同的落点,而非同一双眼睛的注视……
这种镜头和滤镜渲染往往出现在回忆场景里。
能时刻想着压一镜伏笔,埋一把刀。
只能说,咱张导多年的习惯一点儿都没改。
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给观众们最喜欢的角色发盒饭……
伴随着紧急行动的推进,现场开始疏散撤离。
看着指挥部很快调集过来的超级吊车、消防车,乃至救护医疗队,观众后知后觉意识到这次行动的危险指数。
暂时消失在镜头中的李嵩再次出现时,已经在30多层的高楼顶层。
镜头在特警索降和嫌疑人疯癫捅破管道、试图进一步扩散毒气的画面之间切换,伴随着急迫紧促的bg,特警优先于其他警种先一步进入事发楼层内部排雷,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破声,从天而降的李嵩从准确的切破点进入楼层内部,并最快接触到嫌疑人,一切行动敏捷高效,大胆细心!
剧播到此处,观众已经彻底看嗨了!
“生日高光,爱了爱了!”
“这才是家学渊源,血脉力量觉醒了呜呜!”
“咱就是说,全员真身上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