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开山——王俊

过了许久,他方才说道:“唐卿,你看这密信有什么想法?”

吴璘如实道:“罗腾飞的能力不在兄长之下。”

吴玠摇头笑道:“你太抬举我了!”他也未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而是沉声道:“仅仅只看这几场小战,便可知罗腾飞用兵灵活大胆,大胆中还藏着细腻。他在战术上的水平,犹胜完颜娄室,他在战术上他可以治的住完颜娄室。那王俊虽是智勇兼备,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将,但比之完颜娄室这类身经百战的名将却是不如,他未必能够在完颜娄室的手中讨得好处。只有让王俊接受罗腾飞的调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那一千余忠义军的威力,对于当前战事取得最佳的效果。”

说着,吴玠看向吴璘,将他面色忧虑,有些不安,叹道:“愚兄也知道此举确实有些不妥,但最好试上一试。王俊通情达理,也许会同意也不一定。”

他们口中的王俊是蜀中的一个英雄豪杰,是氐羌族人。为人刚直不阿,侠肝义胆,自幼习读兵书,善于治军。还擅使开山大斧,威震蜀中,号称“王开山”是名震一方的好人物。但犹豫过于刚直便有了一个毛病,就是敢于犯上。

正所谓光棍的眼中揉不得沙子。

早年从军,起初是敢战士队官,即是敢死队的一个小头目,没品没阶,手下也就是五六人的屁毛小官。结果,因为当地制置使的战马失控,撞伤的一为老妇人。

王俊这个没品没阶的屁毛小官,直接站出来指责对方不应该随意将马匹停放在闹市中,伤及无辜百姓。

结果可想而知,对方是官至制置使,是当地军区统帅,岂是一个毛豆没有长齐的人能够批评的。此后,王俊的上司给了他无数小鞋穿,即便是利用大功也只是象征性的赏了赏,最后更是将他逐出了军营。

此后,王俊也多方投军,但他为人禀性如此。不断地犯上,不断的受到排挤,最终也惹火的王俊。这军他不投了,他在氐羌族中很有威望,召集了一百来个兄弟效仿东北抗金义士,组建了一支抗金队伍也跟东北抗金义士一样以“忠义”为命,号称“忠义保社”阻击金兵。

通过不断的战斗,王俊在西北威名远播,麾下聚集了一千余骁勇善战之士。金兵来袭时,吴玠正面以城池抵御入侵,而王俊他们却于后方袭扰断粮,多有建树。

吴玠多次意图招安王俊,想收编这支劲旅,但皆被王俊决拒绝。

故而,王俊麾下的这千余兵马皆是王俊一人的直系部队,而且不属于朝廷管制,突然间要求他们接受罗腾飞的调遣,显然有些问题。

吴璘之忧也在于此,但见吴玠如此说来,也觉得甚有道理,点头道:“我这就修书给王壮士,只是罗腾飞对于这里的地形不熟。他们可以从襄汉转悠到川中,指不定还能从川中转到巴蜀去呢,当让王壮士去哪寻他?”

吴玠也乐得笑了起来,沉吟片刻道:“依我估计,他们应该还在谢家集,他们毁断了通往谢家集的桥,也不晓得出山的道路。若是以往他可以闷着脑袋乱窜,不用顾忌其他。但此刻敌军在侧,他不可能乱走,给予敌人可乘之机。若罗腾飞是个有脑子的人,应当会在谢家集立足,然后广布斥候一来寻找出路,二来也是找寻敌踪。”

罗腾飞自然是个有头脑的人。

那日,罗腾飞领着麾下兵马歼灭了来骑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找一个地方安置下来,以不变应万变,以静来制动。

他们沿着道路向前走了一里,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座小型村庄,在村口的石碑上雕刻着“谢家集”三个宋字。

罗腾飞等人自是大喜过望,入得村中却发现村里以空无一人,显然是因为战事村里的人都提前撤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