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决策定计

此番见罗腾飞将金国视为草芥,激动之余,也未忘尽因尽的责任,肃然道:“自古以来,这中原从三皇五帝起到靖康之耻前,均是我长期是我华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这里地势平坦,最适合金国骑兵突驰。当年金兵能够在转瞬间攻占我大宋,迫使大宋南迁,这地形的便利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罗腾飞点头道:“这个大哥放心,金国以骑兵为主,我罗家军也是以骑兵为主要战力,我罗家军的骑兵绝不逊色金骑。”

他来回渡了两步,道:“现在放在我军面前有两个选择,其一、主动出击,其二、以逸待劳,等候金兵到来。这两个选择有利有弊,你们有什么看法!”

薛弼先是一怔,随即恍然道:“主动出击是要在金兵到来之前,击溃伪齐主力,占据有利地势然后在于金兵角逐。如此一来,可以取得战局的先机。另外,此刻是夏季,不利于金人决战,能够很好的钳制金兵的进攻。但面对伪齐的据城死守,我们不可避免的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还可以避免战线拉长,以及对于地形的不知。”

虽然中原也是大宋原来的土地,但失陷已久,地形以及各种防御设施都有了改变,在不熟知地形地势的情况之下,贸然深入,正是兵家之大忌。

罗腾飞深以为然。

马扩也道:“这以逸待劳正好于前者相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缩短战线,更加重要的是此次北伐并非只有我军出战,而是三路齐攻,相互补足依持。若在这种情况下孤军深入,这便等于亲自截断友军的联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军。不过,如此一来,我军将面对金国、伪齐的合力抵御,此外,以逸待劳很可能将时间由盛夏拖延至深秋。这秋高气爽,正是人状马肥之际,大大提升了金兵的战力。”

智囊的定义正是合理的分析当前的情况,战局,然后给出战局认为合理有效的方案,但最终的决策权终究在罗腾飞的手上。

罗腾飞权衡利弊,心中偏向于主动出击,这正是他打仗的风格之一,但也未急下定论。这行军作战,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差池,便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罗腾飞以非当年那个猛杀猛打的愣头青,虽然在战场上依旧猛如狮虎,但在战前他却是一个出色的猎手。

略作沉吟,罗腾飞道:“虞先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虞允文淡笑道:“此两种打法,各有千秋。但依照当前的形势来看主动出击,采取前者是最佳之法。但相公曾经说过战机是需要最佳创造,而非傻傻等候。这一点属下深以为然,于是结合伪齐动向,国情,认为还是以逸待劳,更加符合当前形势。”

罗腾飞神色微动,忙道:“先生别在这里拐弯抹角的,快快说来!”

虞允文微微行礼道:“最近属下反复研究伪齐国情,发现伪齐军有一致命弱点,他们犯了跟杨幺一般的错误,而且更加恶劣!”

罗腾飞略微一想,大悟高声道:“是生态失衡!”

“不错!”虞允文微笑道:“众所周知,这伪齐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是要使他们成为金与宋之间的一道屏障,保证金朝对北方的占领和统治,因此发动对宋的战争是他们生存的保障。短短数年,我大宋与伪齐之间打了四场大规模的战役。分别得江南血战、克复襄汉之战,以及两次淮西之战。这四场大战每一场均已伪齐失利而告终,使得伪齐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力,他们只有不断地募集签军,将壮丁收编成军。如此虽然壮大伪齐的军事力量,但却造成田地荒芜的代价。如此,正是我军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