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反对婚事
转眼过了半月,立chun过后。正是chun耕之际。
在古代chun耕是最为隆重的事情。
贵如油的chun雨刚刚停歇,温和的阳光照耀大地,正是难得的好天气。
上万百姓在田地辛勤耕作,尤其是南京南路一地,这里刚刚经历战乱之苦,田地荒芜。为了让此处再现繁华,罗腾飞在虞允文的提议下,组织地方百姓开垦的万亩田地,从各地租借购买耕牛、种子以及犁头等农耕器械,帮助南京南路一代恢复生机。
罗腾飞、岳银瓶、虞允文三人乔装打扮,穿着便服走在田埂上,巡视农耕情况。
闻着雨后田地里传来那略带泥土气息的芳香,罗腾飞、岳银瓶、虞允文三人都觉心旷神怡。
罗腾飞低声笑道:“连续五天的小雨,将百姓的兴致都调了起来。”
岳银瓶也笑道:“那是自然,chun雨滋润万物嘛!”
虞允文点头道:“好的气候是原因之一,但政策才是幸福之本。在相公的良策之下,淮南西路以及南京南路的百姓都坚信今年的秋天将会是一个丰收年。”
罗腾飞惭愧道:“准确的说应该是先生的良策吧,听百姓只称我,而不赞你,怪不好意思的。”
虞允文肃然道:“此事允文不敢邀功,若非相公。谁会采用我这得不偿失的‘良策’?”
在宋朝,镇守一方的官员想要捞钱那是轻而易举之事,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圈地,将最适合耕种的沃土圈起来,将贫瘠的土地给百姓耕种,圈得的沃土或卖或沦为私有都能够大赚一笔。
罗腾飞却依照虞允文的政策,将沃土交予百姓耕种,减少了一大笔的财路。所以,虞允文才会给自己的治世良策冠以“得不偿失”四个字,表示对这种恶xg制度的愤慨。
古代没有后世的复合肥等等保养土地的肥料,因此沃地跟旱地之间的差距不只是一点半点。往往旱地种出的庄稼不如沃地的一半。
正因为沃地跟旱地之间的差距太大,所以沃地都被有钱有势的人占据,真正辛劳的百姓,能得到一块旱地已经很不错了。不论什么时代,受苦的始终是百姓。
但这种事情在罗家军的之下却不复存在,罗腾飞的手段已经让所有世家大族见识到厉害。根本没有一人敢在他的头上动土,所有的政策都能得到实施。
这也是罗腾飞深得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走了片刻,来到了一块田埂。右手边三人正在地里插秧,为的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汉,白苍苍,余下两人当是一对夫妇。
他们脸上都带着幸福而满足的笑意。
老汉似乎腰弯的太久,有些吃力,直起身来,轻捶着后腰。
那对夫妇见了大为恐慌,纷纷上前问好。
男子抱怨道:“爹爹,都说了。您老年事已高,辛苦了一辈子,这等重活由我来干就好了,哪里需要你再来cāo劳?”
妇人点头称是,为那老汉捶打腰背。
老汉乐得直笑,道:“多个人多分力,趁着好天气,早些将秧苗下土。将来秋收时才能有个好收成。”
看着这一家三口,罗腾飞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那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父亲,略微露出了伤痛的神sè:不知爸爸这个时节在那个世界是不是也在田地里cāo劳,还记不记得自己这个失踪多年的不孝之子。还有小妹,自己不再,她可还记得有一个疼她爱她的哥哥?
他看了身旁的岳银瓶一眼,心道:“爸爸,小妹,你们可知道我就要结婚了,对象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巾帼英雌。而且还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女儿,你们做梦也想不到吧!”
突然,一双温热的柔嫩的小手握住了他的手掌,转头一看,岳银瓶冲着他温柔的一笑。
罗腾飞并未跟岳银瓶说及自己的身世来历。只是曾对她说这个世上除了灵儿就没有别的亲人了。她只以为罗腾飞双亲辞世,没有多问,以免触及他的伤心往事。此刻见罗腾飞露出伤感之sè,知他触景生情,忙上前安慰。
罗腾飞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报以放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父慈子孝媳妇贤,这一家人好幸福啊!”虞允文看到了这一幕,脸上也是感慨万千。
罗腾飞触景生情,肃然道:“要是没有战乱,他们会更加的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让他们远离战祸之苦。”
虞允文沉声道:“相公由此雄心,允文自当誓死效命,追随相公达成心愿。”
罗腾飞一扫心中伤感,豪情万丈的思道:“爸爸,你老看着吧。孩儿不但要好好的活下去,而且还要让天下千千万万跟您一样的勤劳百姓,好好的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走了!”罗腾飞看了这一家三口一眼,道:“chun耕进展顺利,我们也该干我们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