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归德府,治所为古商丘。访问下载上古帝王之都。宋代初商丘为应天府,后改称南京,作为都城汴京的陪都,离汴京只有两百余公里。
罗腾飞领着一万五千兵马进入了归德府,给他领路的正是归德府知州于伟。
于伟一脸谄媚微笑,对着罗腾飞点头哈腰,活脱脱的一副哈巴狗的模样。
罗腾飞心底着实鄙夷,但为了大局,还是撑着笑脸因对。
这于伟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墙头草,不但jiān猾贪婪,而且还风吹两面倒。当初金国得势,于伟像狗一样,对着金国摇尾乞怜,如今金国对于中原的掌控力ri渐薄弱,于伟又起了投宋之心。
但是他担心投宋以后,享受不到荣华富贵,故而在投宋之前,特地派人往陈州探测罗腾飞的口风。
当时,罗腾飞正在临安,处理宋金和议的大事,接待使者的人正是虞允文。
虞允文暗思这归德府是北上汴京的必经之路之一。若于伟能够归顺,对于ri后攻取汴京,将大有利处。当即决定优待于伟,收下他送来的厚礼,并且允诺,只要于伟能够配合罗家军夺取汴京,必将少不了他的好处。
于是,于伟便成为了罗家军埋伏在金国中的一枚棋子。
本来罗腾飞决定回援惠民河,继续跟完颜兀术打这一场未分胜负的战役。但翌ri一觉醒来,罗腾飞见朱奕正在给游奕军换马,并且测试蒙古马的xg能,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个想法,心道:“完颜兀术他们利用骑兵的度迂回至我军后方捣蛋,我为何不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在心中暗自思量,觉得事情大有可为,尤其是此刻完颜兀术料想不到王德改过自新,蒙古骑兵非但没有取得他们意料中的战果,就连颍川也没有拿下。
在这个时候,突击到完颜兀术的大后方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此事大有可为。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要打一场胜仗,必须经过各方各面的考虑,仅仅只是设想远远不够。还要分析敌我情况,大军移动路线,攻击地点等等等等,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局面。
先,罗腾飞必须考虑的是要迂回大后方,应当攻击何处?
经过一番思量,这攻击的地点毫无疑问是大宋的国都汴京。
虽然汴京在当年金兵南下的时候变已经落陷,但是在所有大宋人的心中宋朝国都只有汴京。即便临安在繁华富丽,他也仅仅只是行在,而非王城。
只要攻下汴京,就意味着收复了大宋国都,断了完颜兀术的归路。这仅仅只是利处之一,更主要的还是收复的国都后,中原的百姓必然欢欣鼓舞,三军也将士气旺盛,一举收复中原,指ri可待。
虽然罗腾飞不知汴京的详细情况,但他却可以断言汴京的守兵绝不过五千。
完颜兀术布下了如此规模宏大的战略,用意不言而喻,显然是打算将他们罗家军一举消灭。想要消灭罗家军非重兵不可,所以完颜兀术是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屯聚在汴京的。
他们有兵一万五千,虽然皆是骑兵,不善于攻城。但都是jg锐之士,攻城能力可能不及选锋军、踏白军等步卒,但也非是一般兵卒可以比拟的。
他们占据人数上的优势,奇袭汴京并非不可取。
设想、目标定下,罗腾飞接下来考虑的就是路线。
金国以骑兵为主,所以他们的斥候网遍布中原绝对不可小觑,要想奇袭汴京,这隐蔽的路线尤为重要。
望着地图苦思许久,想要找一条隐蔽的路线,但中原自古都是华夏经济文化的中心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农耕民族的乐园。即便是山也没有几座,更加别说是一条隐蔽的路线。
罗腾飞正要放弃之际,目光却定在了归德府上。在他的记忆中归德府的知州于伟曾多次给他送礼,向他示好。虽然,当时他对于这种墙头草报于鄙夷的态度,但在虞允文的良言劝说下还是跟他有过来往的。
于伟也曾许诺答应充当内应,会无限支持他们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
此刻,借道归德府,在他的掩护下直逼汴京是最好的选择。
谋定而后动。
罗腾飞立刻联系于伟,让他献出归德府,同时也修书给虞允文,告诉他自己身受重伤,让他领兵撤退。
得到了于伟的允许后,罗腾飞领着兵马驻入了归德府。
于伟在前领着路,不住的回头说话:“我于伟对相公的大名如雷贯耳,今ri能见宣抚真容,实是九辈子修来的福分,更别说是能为相公效力了。”
“今ri能助罗相公这类的英雄一臂之力。我于伟定要烧香拜佛,以谢天下对我的眷顾。”
“唉!其实于伟对大宋一直怀有刻苦铭心的眷恋,我虽在金齐治下充当知州,但无时无刻不忘我是一个宋人,我要为大宋江山尽一份力。所以,我才效仿勾践,卧薪尝胆,忍受着同胞的鄙夷白眼在金齐治下充当知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遇上相公这类英雄,能够北伐中原,我也好率众依附,偿还心中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