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论功行赏
绍兴十年,正月一ri。高速更新
浩浩荡荡的御驾连绵百里。那阵容之繁华,几可比拟数十万大军。
罗腾飞领着麾下兵马在汴京城以南十里外的迎宾楼等待,看着那庞大而壮观的阵容,一阵目瞪口呆,低呼道:“好大的手笔,恐怕这一趟来的路费都要花费不少吧!”
虞允文冷笑道:“加上最近一战官家支付的犒赏军费,现在国库恐怕已经空虚了。也只有好大喜功的官家能够干出这等事情了。”
赵构此番还都,为了体现他的功绩,一路上大肆铺张,声势浩大,古未有之。
想象一下,宋朝自立国以来便有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赵构此次还都,将临安府的大大小小万余官员拖家带口一并带了来,随行的护卫兵卒就有十余万众。
且不说赵构、王次翁、张俊这类身份的人物。随随便便的一个五品芝麻绿豆官拖家带口起来也有二三十两马车。在冗官严重的宋朝,这五品芝麻绿豆官整个临安何止千百人?
完全可以想象的出赵构这位“天下之主”所带的车辆以及张俊这位宋朝富所带的车辆,将会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
运转这种庞大阵势的所需又会耗损多少物质钱财?
这一次没有意义的铺张,几乎等于花费了十万大军,半年的军饷。
赵构如此没有意义的奢侈让虞允文又是心痛,又是欣喜,知道赵构完全不知自己已经步入了龙潭虎穴,更不知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此铺张只会让百姓加倍的不满。
这关乎着民心!
显然,赵构在意的是他的江山,对于民心根本视若无睹。
一个真正的王者,应该像刘邦那样。刘邦或许是为自己争霸事业赢得资本而做伪一世的绝代枭雄。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刘邦都在关中广施仁政,令百姓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这是事实。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不同的,其结果却是相同。
刘邦施仁政的目的何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得是他将百姓大义与一己私利紧密相连,水融。因此,只要他能够成功,百姓的生活就能从其中得到更大的好处。所以无数张良这样为民请命的英雄豪杰还有数以万计的百姓,才会追随他、支持他、爱戴他,成就不世霸业。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古来名言!
赵构如此奢侈浮华的作风,只会是自掘墓穴,葬送自己的江山而已。
跟赵构比起来,罗腾飞的政治手腕和权术无一可取,但他对低层百姓的关心,却是最真实,最真切的,也无疑是最高明的。
比起赵构,那高高在上的皇位,罗腾飞才适合坐上去。
虞允文心念电转,更加坚信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罗腾飞没有虞允文想的那么多,但心中也不满赵构如此的奢侈。这中原饱受摧残。正是需要大量金钱建设,若将这些浪费的钱财来治理中原,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可如今却用在了赵构他们的那无聊的造势上面,实在觉得有些不值。
“相公,官家来了。”
在薛弼的提醒下,罗腾飞、虞允文相继回过神来。
赵构骑着一匹打扮花俏的披着黄马褂的名驹领着王次翁、李纲、张俊、王庶等人远远走来。
罗腾飞身披铠甲领着麾下的文武诸将迎了上去。
在任何朝代都有规定,将军铠甲再身,能免除参拜之礼。
所以,罗腾飞仅仅只是抱拳弯腰,代替跪拜。
赵构大笑着,翻身下了马背,身后的诸位文武也不敢再安坐马上,赶忙下马。
赵构上前扶起罗腾飞,笑道:“爱卿免礼,朕今ri能站在这里,能够仰望我大宋的都城,全赖爱卿奇功啊!爱卿说,你想要什么赏赐?”
罗腾飞道:“既然皇上开了口,那边赏臣一些美酒吧,府中的酒都让我给喝光了。”
赵构哑然失笑。道:“爱卿还是老样子,不过,爱卿立下这般旷世奇功,区区几坛酒焉能表达朕的心意?”他面容一整,高声道:“罗爱卿听封!”
“念开府仪同三司,临江军节度使,无为军节度使,南京南路、淮南西路宣抚使,太保,郡公罗腾飞屡建奇功,数破劲敌金国,收复失地,还我国都,功高至伟,无人可比,特此改封忠勇公,令加封安丰军节度使,官受太尉衔,加食邑一千三百户。另外南京南路、淮南西路已无战事困恼,重新收为朝廷管制,神武前军ri后所需军费一律有朝廷放,且又优先放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