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灵风回到羌族的时候,羌族已经将姜国和达尔赶出了羌族境内,永世不得。
当晚,姜昆就在族中大摆宴席,热情的款待罗灵风。羌族的灭族威胁终于解除,,叛徒被绳之于法,众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宴会快结束时,姜昆禀退了所有的闲杂人等。霎时间,热闹的大帐中只有姜昆、姜庆、答尔玛以及罗灵风等一行人。
姜昆举杯敬道:“今次我族可以脱此大难,全凭先生及诸公之力,在下敬先生一杯。”
罗灵风举杯回了几句客套话,一饮而尽。
姜昆笑道:“在下素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一些话我就直说了。如今孟起已将匈奴左贤王暴利杀害,我族必与匈奴结为世仇。我族人虽然善战,但是与誓杀成性的匈奴人相比,还要差一些。纵然是有征西大将军的物资相助,胜负也是五五之数。可匈奴人数远远在我族之上,硬拼起来,虽不说必败,但也一定损失惨重。
所以在下打算臣服于征西大将军,每半年定时赠送五千匹战马。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罗灵风心中大喜,知道臣服虽然不是归降,但是也相差不远,比自己前来结盟的相比,自然是要强上百倍。当下也不再犹豫,举杯笑道:“既然族长有此诚意,在下自然不能说不。希望我们日后互相帮助,共御外敌。”
“好!共御外敌!”姜昆爽快的一饮而尽。
五日后,在罗灵风的救治下,姜昆身上的毒已经排得一干二净。
这日,正是罗灵风离去之日。许多羌族百姓闻之,纷纷出寨相送。
罗灵风刚喝过姜昆敬的送行酒。
这时罗灵风突然发现身旁的樊成,一改往日的开朗形象,在一旁闷闷不乐,心中了悟。
立刻对答尔玛行了一礼,道:“在下替兄弟樊成求亲,古人有云:“兄长如父”。樊成父母早亡,唯一的姐姐远在长安早以嫁为人妇。在下与樊成情如兄弟,而樊成与玛穆儿也两情相悦,实不忍他们分隔两地,故再下厚颜替他求亲。”
答尔玛一愣,马上明白了为什么这几日玛穆儿一直不高兴的原因,笑道:“只要阿妹同意,我能有什么意见?”
玛穆儿先是一喜,后又双眼微红,不过还是情郎大于哥哥,和答尔玛述说一下兄妹之情后,就跟着罗灵风一行人向长安赶去。
不过数日,众人已经到了离长安不远的陈仓县。
走在陈仓的街道上。
马文鸳道:“罗大哥,我们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吧?我们还好说,玛穆儿妹妹身子弱禁不起颠簸。”
罗灵风望了望面色有些苍白,额上有些汗迹的玛穆儿一眼,笑道:“前面正有一家客栈,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玛穆儿姑娘的情况应该是体质弱,外加水土不服引起的不良反映。呆会儿我开一副药方,让她好好休息一晚。”
樊成感激道:“多谢公子。”
罗灵风不已为意的一笑,“傻瓜,跟我还说这些,如果不是有你在,我可能早就到地府去当军师了。”
众人皆笑。
一行人步入客栈。罗灵风等人一起分围六桌,大吃起来。
这时,一旁的百姓突然道:“你知道吗?最近陈仓山的山道上时常有大虫出现,据说已经死了好几个人了。”
另一百姓道:“是啊!这消息一传出,刘大人的军队就前来捕杀了。可是那大虫狡猾得很,陈仓的山脉又广。张辽将军用了一万多士兵,在山中找寻了十日,都没有找到大虫的下落。后来听说军粮都耗尽了,张辽将军也是无可奈何。”
罗灵风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两位老乡,不知刚才所言的消息是否属实。”
“这位公子放心,绝对不假。虽然我没有亲眼看见大虫,但是陈仓古道的两头,已经有士兵在镇守。过往行人不得私自进入陈仓古道。每隔一个时辰,就有百名士兵亲自护送百姓过陈仓古道。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说实在的,当今世上,可能只有刘大人这样的好官才能做出这种为民的事情出来。”
罗灵风闻言一笑,心中暗喜。张辽这事情办的的确是出色。这时他想起了拓跋无双曾经提起拓跋寻是一个跟踪高手,马上叫来了拓跋寻,问道:“寻兄弟,听无双说,你的跟踪本领很强,不知道这大虫,你有没有办法跟踪到?”
拓跋寻挺着胸口,傲然道:“军师放心,虽然我还没有见过大虫,但是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在下一定可以将它找到。”
祝融这时满脸的兴奋,忙道:“打大虫融儿最喜欢了,以前在南蛮的时候。融儿就经常和孟获大哥等人一起入山去打大虫,猎大熊,太有意思了。”
马文鸳也跟着嚷嚷着要跟着去。
罗灵风考虑了一会儿,觉得祝融对老虎的习性非常的了解,带去了没有坏处。如果带祝融去了不带马文鸳去的话,又说不过去。想来想去,就留下了樊成和玛穆儿两人,其余的都在第二天清晨,一起向陈仓古道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