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空城之计

罗灵风笑道:“二哥有所不知,黄河自古被称为‘母亲河’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孕育着黄河两岸的土地所有居民。不过黄河地脾气很大,经常发大水。而我父亲就是在豫州发家,父亲大人经常出资修水利,济灾民。两地的百姓,对麟的父亲无不感恩待德。荥阳县也是水患严重之地。这里的百姓没有少受麟父亲的资助。也正是因为如此,麟占领此城后。城中百姓并无多大反感,反而还有些欢喜。麟在中间选出值得健壮之人,聚齐了三千民兵,现在正由高顺将军训练,野战或许不行,但是守城战,射射弓箭,推推云梯还是撮撮有余。不过能这么顺利。还是托了父亲大人地鸿福。”

周瑜此刻也露出了丝丝笑意。说道:“那我们就快些行动吧?刚刚在路上我们遇见了赵将军、张将军和拓跋无双,想必灵风已经让他们去拖住曹操的军队了。”

罗灵风含笑的点了点头。

经过了一番劝说。荥阳县城的二万百姓各个都愿意跟随罗灵风撤离。

城中百姓各个收拾行装向西门撤离。

忽然十几匹马飞跑进城来,马上士兵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报告:“夏侯惇亲率二万大军,已向荥阳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什么?子龙、文远怎么没有拖住夏侯惇。”虽然罗灵风脸色未变,但是其语气却充满了吃惊。

这时,赵云独自一人飞马赶至,忙说道:“云无能,没有完成任务,请军师惩罚!”

罗灵风急忙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赵云苦脸答道:“本来,计策十分顺利,可是突然夏侯惇加快行军,直接向前冲,拼着牺牲几千人,甩掉攻打两翼地我们,直逼荥阳县。云将部队交于文远,便前来禀报。”

罗灵风心中一格登,夏侯惇在行军打仗上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不愧是曹家的第一大将。这战场的微妙直觉足以破掉任何计策。

此刻,罗灵风身旁就连五百名士兵都不到,新召集起来的民兵在平地上和百姓没有两样,根本无法作战。

四周的百姓,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罗灵风也十分紧张,忙登上城楼向外望。果然,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已隐隐有大军奔走声如沉雷般动地而来;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

这时。周瑜走上城墙,沉声道:“三弟,瑜有上、中、下计可行。”

“那三计”罗灵风虚心问道。

“下计、放弃计划,召集将领撤离。中计、乃叔詹奇计。上计、丢下百姓,迅速向虎牢关撤离。”周瑜一口气说了三计。

下计、稳妥。用此计百分之百可以活命,但会留下,弃卒而逃地骂名。上计,有一些风险。不过丢下百姓,撤离的速度可以加快数被,也可化整为零,让对方不好侦察。只是会失信与百姓。

上、下两计皆关系到刘备军地声望,罗灵风也不愿担此骂名。于是就选了与自己想法一致的叔詹奇计。

叔詹奇计就是‘空城计’。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地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地主张拼一死战,有地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