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计中之计

这时。又一道电光在罗灵风的脑中闪过。脑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可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思路又断了。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口中的台词由“计中之计”变为了“三千变三万。”

这时,看着周瑜满脸坏笑,孙策也变得不解了起来,他怪异的望了周瑜、罗灵风一眼,道:“三弟,别想了,二弟只是开玩笑而已。三千根本就不可能变成三万,他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周瑜则饶有兴趣的看着罗灵风。微笑的阻止孙策道:“大哥不要着急。让三弟好好想想。”

罗灵风突然大叫起来:“可以的,可以的,三千可以变三万,只是我还没有想到,脑中有一个印象告诉我,一定可以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

看着罗灵风这个模样。孙策担忧的问道:“二弟,三弟到底怎么了?会不会出事啊?”

周瑜淡笑不语,心想:“我就不信这小子会被逼疯。哈哈哈哈。”

突然,罗灵风的目光无意中扫到了屋中的一个花瓶。

灵感的迸发总是那么让人出乎意料,“我有办法了。”一句惊呼,孙策当时都呆了。

周瑜展颜道:“来,三弟,把你的想法说说,让我们看看如何将三千士兵变成三万精兵?”

罗灵风开心的笑道:“我变不出三万士兵,但可以让曹军将三千士兵看成数万士兵。”

罗灵风也不解释,快步拿来了那个给他灵感的花瓶,对着孙策道:“大哥,你有没有办法将这个花瓶的尾部打出一个碗口大的洞,而花瓶不破?”

“这很容易.只需将力量聚集到一点,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只要速度快就行了。”说着就拿起长枪随手一甩,花瓶底部顿时破出了一个大口.花瓶边上并无裂痕。

罗灵风见了.脑中不由出现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八个字。

“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孙策好奇的问道。

周瑜哈哈大笑道:“三弟真天下奇才,这也想得出。”

罗灵风听了周瑜的马屁,身上说不出的舒服,自得地一笑,他并不回答孙策的话,而是将花瓶小口处对着嘴巴,然后向孙策放声高叫:“啊……”

孙策不由觉得耳膜狂震,双手立即捂着耳朵,一脸痛苦之相。

顷刻之间,一群士兵冲了进来,手中的兵刃纷纷指着孙策、周瑜。显然是误会了孙策、周瑜两位,以为他们要加害罗灵风。

罗灵风停声笑了一笑,让士兵退了下去。

孙策了发麻的耳朵,笑骂道:“三弟,你要死啊!叫这么大声?耳朵都快要震聋了。没想到三弟那么文弱,一副风度翩翩的样芋,嗓门却比我的还大,真让人吃惊。”

周瑜的想法与孙策大不一样,他从罗灵风手中抢过那玩意,微笑道:“不错,此物即可起到聚声的效果。大哥可想,每当我们说话,声音传向四方,声音阵势自然不如只传向一方有威力。三弟这个花瓶即可起到此种功用。”

孙策连忙问罗灵风,“此物何名,三弟如何得知?”

“喇叭,这喇叭确如二哥所说,可以将人的声音聚集起来,一个人的呐喊声,用上了它足以与五、六人比美。”罗灵风自得的说道。因为这就是他的优势,他有着数千年记忆的好处。

周瑜在瞬间就明白了罗灵风的意思,以三千士兵带着这喇叭的呐喊声,足以可以与数万大军相比。以此来配合火马计。实行计中之计。对方亲耳所听的真实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怀疑。

周瑜笑道:“三弟,真有你的,这主意你也想得出来。城中的废弃的陶罐数不胜数,现在何不立刻收集陶罐选出其中最适合的制成喇叭。”

罗灵风大笑道:“我现在就吩咐下去。”

次日傍晚,曹操大军已经与夏侯惇汇合,他听了夏侯惇的汇报第一个感觉就是上当。

当下曹操召集所有谋士商议。

郭嘉第一个就上前道:“主公,我们应即刻杀进城去,活捉罗麟!以嘉之见。分明就是故弄玄虚。”

程昱也出声附和道:“奉孝所言在理,罗麟故弄玄虚的本领无人可及。再不追击恐其已远遁。到那时追之不易。罗麟乃世之奇才,杀之。可断刘备双翼也。”

曹操神色微动。

突然,帐下传来一声:“明公不可,罗麟善于揣测人心。他早已猜出郭军师会如此想,所以故布疑阵,引诱我军中计。”说此话之人正是郭图。

曹操一时间也无法拿定主意,便问一旁地荀攸:“公达,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