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开口问道:“我军将士士气如何?”
前锋张辽答道:“将士们好吃好睡。日日训练,朝气已生,士气如虹。”
“敌军呢?”
张辽在道:“对方粮草不继,民心不稳,军心不定,但有良将坐镇,暮气未至,仍有一战之力。”
刘杰沉思片刻,提议道:“叔父,江东早晚都归我军,虽说早比晚好,但晚一些可以减少不必要地损失。我军已经等了半年之久,也不差这个把月的时间。”
关羽刚想同意,就听庞统道:“士载,你有什么看法!”
邓艾本是侍卫,没有资格参加这中会议。
不过,他跟着进来也没有人反对。一来、他的罗灵风的徒弟,罗灵风和在场的所有人的关系都非常的好,别人不愿扫罗灵风的面子。二来、也是庞统默许地,卢江一战,没有人会看不起这个小家伙。
邓艾在这半年里成熟的许多,黝黑的俊脸上多了几分稳重,少了一些傲气。
他走了出来,抱拳行礼道:“回军师,末将觉得此刻正是发动奇袭的最好时刻。我军在江北,敌军在江南。对方粮草补给不济,日日于阵前叫阵,意图和我军早日一决生死,省得为军队的粮食而烦忧,也可避免了我军不战而胜的事情出现。而,我军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江东孙权不是无能之辈,定已经知晓我军地意图。
现在他兵力集中于长江北岸和建业,这分明是针对我军得跨江击建业地计划来进行防守的。因此,末将觉得趁着现在我军按兵不动地时候,偷偷遣一支大军由交州海南过山路绕到孙权后方,袭击延平、建安攻打会稽,以拢城战术,将孙权逼迫至建业,让他孤立无援,断他所有救济,如此一来,孙权只有投降一途。
据我所知建业非寻常城池可以相比,假如强攻,损兵折将不说,还不一定可以攻克建业。我军没有必要将兵力浪费在建业城下。
另外,我军还有外援。会稽以南的山越,应该可以成为我军盟友。”
邓艾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将眼前的形势分析的滴水不漏,令在场的众人都为之叹服。
庞统、徐庶相视一笑,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徐庶道:“潘临将军,还不快将此行地结果向主帅禀报!”
潘临上前道:“三月前。末将抵达山越,会见了江东境内的三位山越首领,经过一番争论,他们同意只要他们的族部能够受到汉人的同等待遇的话,就愿意加入我军。”
众将一听,这才知道原来庞统、徐庶早已经定了计策。
这时,关羽傲然同意道:“这是自然,只要对方真心归降。我军决不为难,定以大汉子民视之。但要是出耳反耳,关某定让他们族部消失在世上,一个不留。”
潘临拍着胸口保证道:“某将原来是山越各族共同推选出来的王,对各族族长都有一定的号召力,会稽一地的山越,虽于某将交往地少,不能确实他们是否对我军忠心。但末将已经将我军的总体实力告诉了他们,他们是明白之人,应该不会傻到以不到三万的士兵,来对抗我军的数十万大军。再说山地战,还是武陵蛮人最厉害。如今就连武陵蛮族都在我军效力,他们怎敢反叛?失去了地利的山越根本不可能打的过……拥有智谋的汉人。”
深冬时节,风和日丽,烈日高挂。这是山越的正常气候。
一支过两万人地军队漫步在这山间崎岖的小道上。这支军队正是前往山越,打算奇袭孙权后方的人马。人数不多,才不过两万五千人,但对付空虚的孙权后路却是绰绰有余了。
这支军队分别由特种部队“跃山营”的一万战士和武陵族地一万战士组成,战斗力相当的惊人。
领头的则是刚刚来过不久的原山越王——潘临。
看到了前方巍峨地高山,潘临手指前方兴奋的说道:“勇士们,前面就是宗阳山了,山上的山越宗族是这里最大的山越部落。我们就是约好在这里相聚的。”
这些士兵都是十分兴奋,也都随声应和着。他们已经赶了三个时辰的路了,又渴又饿,见看到达目的地了,各个都不免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