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文豪诞生的□□

青莲记事 葡萄 1272 字 2022-09-20

我给了他一个笑容,把全诗念了出来: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我语音已落,全场寂然无声,每个人都用震惊的目光看着我。

周紫竹半天才说得出话来,涩声说:“真是……惊才绝艳。”

薛驸马激动地抓住我的手,说:“青莲,我就知道你果然是出淤泥而不染,志向高洁……世人都误会你了!”差点泪光莹然。

我呢,我差点没吐。本来犹豫想用林和靖的那首,因为不知道词在这里算不算。不过又觉那首律诗比较淡然清雅,遗世独立,这首卜算子更煽情一点。果然效果就出来了:人家开始以为我是自吐心声了。

那帮仕子们惊艳的目光投在我脸上半天都移不开。

我这首词后来在坊间流传开来,读书人对我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像是那个白风,比较任情纵性一点的,就成为了我的死忠fans,天天想往我那跑,而且和驸马一样,觉得天下人都误会了我。

也有一些人开始向我索要诗文,我便把唐宋八大家剽窃了个遍,我的才名逐渐远扬,大家把我文中的东西都当成我的心声,于是就有这样版本的故事悄悄在民间流传:张青莲其实是一个家境败落的书生,寒窗十年,文采绝丽,想要进京赶考,以求一振门风,光宗耀祖。可惜脸生得太漂亮,竟无意间被先帝看到了,当时还是皇帝的先帝一见倾心,便把他的功名革去,硬是将他留在身边,当作娈童男姬玩弄……

于是渐渐我开始赢得了一些舆论同情。

我承认,这个故事的传播我功不可没。

周紫竹还不至于因此就放弃对我的敌对政治立场,但是,对我的态度却客气了许多。

我当时是没有想到的,我想改变张青莲的既有恶劣形象的努力,竟以这样的方式打开了契机。中国的读书人总有个毛病,认为文章第一,只要文章诗赋写得好,便什么都好。其实我对这种看法很唾弃,很多文章好的人人品都很糟,也做不了好官,好像秦桧,当年还是状元呢。说起来我干儿子也是状元,文章照样写得花团锦簇,难道人品很好么?

面对这个局面,外戚开始流言,说张青莲绝写不出这种文章来,定是府里搜罗了一个高明文人捉刀;清流态度比较保守,没见什么反应,毕竟周紫竹亲眼见我应题而作,但是,他们也不可能因此就少跟我敌对一些。

不过至少,我变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街头巷尾,有人骂我时,开始时常有人为我辩护了,我的奸臣形象不再单调。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就先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