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馨之憋不住好奇,凑过来:“几位夫人如何知道这般多的?那清沂姑娘在书院读书,你们都见过了?”
最早开始介绍的那位夫人笑道:“谢夫人有所不知,我先生亦是师从岑章先生,故对她的情况较为了解。“
顾馨之了然:“原来如此。”接着又问,“京里还有别的才女吗?”
那位夫人顿了顿,迟疑道:“自然是有的……只是,谢夫人对这些也有兴趣?”
顾馨之眨眨眼:“当然啊。谁不喜欢漂亮又有才华的小姐姐。”
几名夫人:“……”
说她轻浮吧,她也是个妇道人家。说她不轻浮吧,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味。
那夫人尴尬笑笑:“这,我其实知道的也不多。”
顾馨之一脸无所谓:“没关系,咱就听个新鲜……您不知道,我这几年都没怎么出门,最近出门多了,也都是忙活铺子上的事情,对京里情况是一无所知,就等着姐姐们给我解惑呢。”
两句话工夫,就喊人姐姐了。
那位夫人愣了下,仔细看她两眼,发现她仿佛真的只是想听些新鲜事,遂松了口气:“那我抛砖引玉,先提几个。有缺漏的,几位帮我补补啊。”后一句是对边上几名夫人说的。
夫人们自然无有不可。
那夫人这才捡了那人尽皆知的情况开始说:“这两年,京里有几名数得上名号的姑娘。安亲王府的清沂姑娘自不必说,论才华,那琢玉书院钟先生的闺女,也很是厉害……”
顾馨之兴致勃勃地听着,就差手里揣上瓜子了。
她这边听着八卦新闻等着开宴,谢慎礼那边也差不离。
一堆同僚、哦不,旧日同僚嘘寒问暖完毕,几名大臣甚至直接与他讨论起各种朝事——当然,都是去年盖棺定论的事。他们是想听听谢慎礼的意见,倘若下回遇上,该如何调整。
谢慎礼习以为常,条理清晰、语速不疾不徐,慢慢与他们说道。
因天气干燥,顾馨之最近隔三岔五炖汤品,今早喝的是甜丝丝的银耳羹,不喜甜的他当时便多喝了几杯茶水。如今与诸位大臣闲聊,话多了,茶水喝得也多。
因此,未到开席,他便觉腹中憋胀,只得暂且与诸位大臣告罪,打算去寻个方便。
性子较随和的户部老尚书打趣道:“老谢成了个亲,虚了?”
谢慎礼:“……多谢大人关心,鄙人身体还行。只是今晨内人准备了汤品。”他微微叹气,“全是内人的拳拳爱护之心,鄙人只得喝了。”
老尚书被噎住,摆手:“行了行了,别显摆你那内人了,赶紧去。”
谢慎礼微微笑,拱了拱手,暂且退出。
边上伺候的侍童识趣上前,低声为他引路。
谢慎礼右手虚端在身前,慢条斯理地跟在后头,宽大的袍服袖摆微微晃动,一副闲庭信步的模样,半点看不出来内急之态。
侍童偷偷打量他,只觉他好看归好看,却又让人望而生畏,也不知是为什么。
谢慎礼对侍童的偷覰宛若未觉,一脸淡定直到更衣处。更衣净手,擦拭整衣,皆是慢条斯理,亦不需旁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