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留明幼童(第一更,求订阅)

大明,又是什么模样?

所有人都对传说中的那个大明充满好奇,他们的父辈曾是帝国的反叛者,而现在,他们却将会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求学。

为什么要去大明求学?

是为了大顺的将来,为了大顺的生存!

其实,无论是李过也好,孙可为也罢,以及其它的大顺高层官员,尽管大顺现在距离大明有万里之遥,而且有沙漠、高山的阻挡,可他们仍然相信,终有一天,大顺必定要面对大明的威胁。甚至“入侵”。

毕竟,对于大明来说,他们是一群反叛者。

“大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求知识于大明”,非如此不能救大顺!”

扶着船舷,李文锦一言不发的盯着大海,不过九岁的他是晋国公李来亨的长子,他也是这些少年留学生中身份最为显赫的,是国公府的小公爷。

可是他实在不清楚,到底怎么才能救大顺呢?

留学,就是救大顺吗?

九岁的他,压根就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他知道一点,要不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爹是不会让他来的,还有丞相,也不会让他的儿子过来,还有……

扭头着甲板上的那些年岁和他差不多的或者稍长些的少年,其中既有国公的儿子,也侯爵、伯爵的儿子,卫所指挥使的儿子,在这根本就不够看的。

可大家到了明国,都会成为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寄人篱下,然后进入学堂求读,要是有幸的话,甚至可以进入国子监,而这也是他们的目标,大明的国子监……不收留学生的。况且还是他们这样的留学生。

这艘悬挂着唐国旗帜——就是大明日月旗位于左上角四分之一其剩余部分里有个白圈,圈里一只白虎和唐字。旗帜倒也简单,平国、鲁国等诸侯国的旗帜大抵也都是如此。虽然离远了不太好识别,可只要认出那一角的日月旗就行。

帆船驶离霍尔木兹港之后,并未前往沿途任何地区贸易,而是直接朝着位于爪哇岛的唐国驶去。

那怕他们都是国公、丞相、侯爵、伯爵的儿子,到了船上,他们也就成了一群普通的水手。

不是乘客,而是水手,即便是李文锦也是如此,作为初极水手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浮石和海水一起清洗甲板,同时还要学习如何操帆。

为什么要学习操帆,驾船?

因为大顺君臣觉得有一天,大顺可能也会走向大海,谁知道呢?让他们学着点总好些,况且,这样也能掩饰一下身份。

还好,大顺是以武立国,这些贵公子们平时也是习文习武,身体健壮,倒也很快的适应了水手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进入马六甲海峡时,这里船只越来越多,作为留学事务负责人的李汉节,心情开始紧张起来。

这里就是大明了,

他李汉节曾是大明的举人,后来降了顺,再后来……万一要是被官府拿下,肯定是要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