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山西变

“哎!……”

阎锡山重重的叹了口气,过去各地士绅都是种本乡本土的自己,而现在他们为了钱,想的是把山西都卖给西北。他们提案时自己还只能笑着接受,然后还要装模作样的和他们细谈,生怕一个不留神,给西北留下什么把柄,然后让他们打着解救民众的名义出兵山西。

甚至都不需要出兵,光是山西三十多个西北矿的近三万护路队还有十几万所谓的“武装工人”就能占领全山西。这些矿的存在一直被阎锡山视为眼中钉、心头刺,但却根本拔不掉,外忧内患是什么?作为中国地政坛地不倒翁的阎锡山算是深有体会了。

“百川,我听人说是高洪在背后策划推动地这些!听说他还拿了西北提供的资金在到处活动。要是你再这样由着他,指不定山西真给这帮子小人给卖了!”

对于高洪这个刺头钉徐一清可是没有一丝好感,当初百川推荐自己为国会参议员时,就是他这上副议长反对从中做梗才最终做罢≈在有这么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当然会添油加醋一番。

“高洪,高容斋!”

阎锡山在口中喃喃着高洪的名和字,心中兴棋不定的犹豫着≡于高洪这几个月的策划地这一切阎锡山自然知道。在阎锡山看来西北在等着一个介入山西政务的理由,自己对高洪或议会下手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西北的反应,毕竟西北的联合议会甚至于在春节前督促各省恢复省议会的权力,还弄了个什么各省议会权责报告地听证会。

创办于907年的太原电灯公司,是山西第一座的公用发电厂。共和三年年。太原电灯公司在城内晋生路附设机器面粉厂。使电灯和面粉工业结合在一起,开了山西工业动力用电的先河。

这一切全部是人称“刘百万”的刘笃敬出资创建,因为西北的存在,现在的电灯公司和面粉厂的墟远非历史上所能相比,其生产的红蓝“电灯牌”面粉在西北同样畅销,而太原地实业发展,同样刺激了电灯公司的高速发展。

因西北生产的机器皆用电力,为了满足太原实业发展,早在共和六年年初。刘笃敬便从西北购进了多部六千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以扩建电灯公司,并在去年将电灯公司改组为太原电力公司‖时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由西北电力设计地十万千瓦发电厂,今天是电厂剪彩运行的日子。

在距离太原城北20公里处汾河边的太原电力公司发电厂,记者们则用相机、纸笔记录着眼前的事,太原电力公司的大电厂的投入使用,将会缓解太原实业发展的电力不足的瓶颈,从此太原和山西的实业发展也并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年过六十穿着身马褂地刘笃敬站,面带笑容不停的和来贺的政商嘉宾拱手客套了一番,随后在十几名知交好友的邀和下进了电厂的办公室。“缉臣兄,省议会已经有六十名正式议员、九十二名候补议员同意山西参加西北联合议会。并已在提案中签名。这份提案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只要您一签字,这事自然就水道渠成。”

高洪目光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刘笃敬,同时把一份提案推到了刘笃敬的面前。高洪手中的提案已经取得了大多数省议会议员地同意,现在只要刘笃敬签上名,这份提案便可以呈交西北联合议会以及国会,到时身为督军的阎百川挡都挡不住。

“容斋,此事是不是暂时先缓一缓,西北那边的是什么意思。到现在咱们也没得个准信,要是万一咱们这边动起来了,西北那边若是不愿意,咱们到时该怎么办?”

对于山西加入联合议会之事,刘笃敬个人举双手赞成,但是想到西北联合议会的那些原晋籍议员和那些主管官员们模棱两可的回应,家大业大的刘笃敬不得不犹豫再三,毕竟事败山西将再无容他刘辑臣之地。

在刘笃敬看来,西北之所以接纳黑龙江、新疆、蒙古六区。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边防。

“缉臣兄。晋省加入联合议会,一可促晋省经济发展、二民众可免杂税、杂捐。三可享教育、医疗之权。我等百二人蒙千二百余晋省父老信任选为晋省议员,自应为晋省民众福祉着想,企为一已之虑,弃民众福祉于不顾!”

作为山西省议会的副议长的高洪一直竭力促成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相比于大多数议员目的是为了换得西北银行构地套现投资实业而言,高洪地目地非常简单,为了晋省民众的福祉。如果说私心就是将山西省议会变成像西北议会一样,可以依法行使权责,在兴利除弊、弹劾污吏发挥自己地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只是一个摆设。

自共和四年阎锡山奉元世凯之命,将省议会武力解散。在元死后,山西省议会于五年复会。但是复会后,因阎百川欲贿赂议员选其岳叔丈徐一清为国会参议员,因事情败露未达目的。干脆置省议会于不顾≡省议会的议案移文概不执行,应提交省议会审议的议案也不提交,一切独断专行,省议会落得形同虚设。

在这种情势之下,高洪身为议会副议长而无所作为,思想上极端苦闷。曾给友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相赠:“尊前时复中清圣,灯下还能读汉书。”这副联语,是他个人心迹的表述,也是山西政局的写照。

现在西北让高洪看到一线消,尤其是西北在推行了联合议会后,让高洪看到了山西纳入西北管辖区域的可能,尽管西北那边一直没能给出准确地答复,不过看到消就要努力,在诱之以利的鼓劝解下。高洪成功的取得了大多数议员的同意,在高洪看来西北只要需要一个合适的顺应民意的理由。

“诸位,容我再考虑考虑。再考虑考虑!”

看着眼目光中带着期待之色地朋友、知交。刘笃敬仍然面带犹豫为难之色的应道,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并入西北带来的好歹笃敬当然明白,但是好处和其所担负的风险是相等的。

这时的会议室的门被敲开了,进来是电力公司的经理刘继臣。

“董事长,阎督军地座车再有十分钟就到电厂了!”

“诸位,不若我们先去迎接阎督军吧!千万别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