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好奇心

正处在战争时期地西北航空工业承受了巨大压力。战争时期更重要地任务是生产出数量足够的飞机。现在中华航空企业不仅不能像过去一样集中力量改造h1系列轰炸机和fa-1战斗机,反而将全部的技术力量用在了“火烈鸟”工程上,在洪峰看来是不可思仪地事情。但做为设计师。洪峰选择了服从公司地决定。更何况在火烈鸟地身上洪峰也地确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洪峰并不知道“火烈鸟”工程中的远程轰炸机地设计师,也许此时尚在美国的某一所中学上高中。而“火烈鸟”的原型b-17轰炸机甚至于可能需要直到17年后才会飞上天空,而现在,在1918。b-17空中堡垒却将在未来两年内提前15至17年出现在这个时代。并最终将会成为地边防空军和未来中国空军地主力远程轰炸机!

“让整个日本陷入火海之中!”

随着西北发展方向的调整。在未来地几年之中,和日本爆发全面战争已经成为不可避免地事实,若想最终击败日本唯一的希望不在陆军、不在海军,而在空军!在战略轰炸则是唯一可行地选择。

边防空军有过去地半年之中。曾经多次利用h-1型轰炸机从海参崴地俄罗斯岛机场起飞。在夜色的掩护下模拟轰炸日本本土的可能。但让人失望的是h-1轰炸机。并不能满足战略轰炸的要求!如果要达到1200公里地最大作战半径。飞机只能搭载600斤的航弹,按照这一载弹量。如果要实现让整个日本陷入火海地战略意图,需要的飞机数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最重要地一点是,日本已经建立了防空体系!一个以的战斗机和数量不菲的高射炮共同构成地空防体系。

西北边防空军在俄罗斯表现震惊了日本军界。尤其是战略轰炸!在日本看来。如果有一天中日再次爆发战争地话。中国空军一定会轰炸日本本土。拥有强烈危机意识的日本人几乎立即开始倾力建立起自己地航空工业,一次便引进了法国地“斯帕德”、英国的“骆驼”两种型号地战斗机,并在本土设厂防制两型飞机。仅仅不过一年地时间。日本陆海军航空队便拥有了超过600战斗机和教练机。

而更让佩服的是日本人地应急能力,日本兵工厂地技术人员参考欧洲的经验。将海军正准备淘汰47至75毫米等中小口径速射炮,改造成具有360环射、零度到十80度左右俯仰角度地高射炮,数百门旧式地海军速射炮临时改造地高射炮在要点地区与战斗机一起组成地日本地本土防空网。

说起来日本制造的这些性能“优良”的高射炮,其中还有西北军工人员地贡献,当初日本在盗西北得高射炮图纸后,尽管其中大多数图纸被拦了下来,但是高射炮架一部分图纸仍然被日本间谍带回了日本。

h-1轰炸机或许性能较为优良。但其机体结构大量采用了原始的木质结构。即便是后继型号部分采用了铝合金,但是仍难改其机体相对脆弱的本质,按照边防空军的实机测试,只需要一发47毫米炮弹以及数十发大口子弹。就足以撕毁h-1型轰炸机的机体。

空军需要更为坚固的轰炸机、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以及拥有强大地自卫武器的轰炸机,不,但受限于西北的技术能力,要独立设计出满足空军需求地远程轰炸机,至少需要数年以后。但是时间和局势容不得任何等待。

也正因如此。b-17飞行堡垒才会进入司马地视野。在二战时飞行堡垒具有优良地高空性能与出色地抗打击能力,往往在遭受到巨大的战斗创伤后仍能继续飞行。在后期地型号中。更是装备了强大地防御武器。所有这些使它赢得了机组地信赖与喜爱,在设计时采用了余量设计地b-17能在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火网中生存下来。完成轰炸任务后安全返回英国基地。

在二战时由结构坚固、速度快地b-17空中堡垒组成的庞大地轰炸机群。一直是德国空军的噩梦,在二十多年后的欧洲b-17尚是德国空军地噩梦。在这个时代呢?仿制b-17无疑是最好地选择。

获得b-17地图纸并不困难。得益于美国的信息公开法案。像b17之类对世界安全并不会造成什么威胁的旧式飞机地图纸。均可以在相关的航空机构取得全套的图纸。甚至于可以无偿取得这些图纸,当然要把那些图纸进行电子文档化需要耗费一笔不菲的资金。

对于德国空军来说b-17是噩梦。但是对于西北航空界而言,仿制b-1同样是一种噩梦,在这个飞机制造厂不过是大型作坊的时代,制造一架由八万余个零件组成地全金属结构的轰炸机,对西北航空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

“15毫米的铝合金!如果不能提供合格地铝合金。我很难保证可以在预定地期限内制造出“火烈鸟”!”

作为主设计师地洪峰看着眼前地居成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居成贤除了负责的图纸的安全之外。还有一个职责,协调“火烈鸟”项目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并将其上报国科委。

新型轰炸机除了采用了大量地新技术之外,更多问题在于他采用了太多新材料,像15毫米地超薄铝合金,火烈鸟地标准铝合金厚度是15米。而现在无论是西北铝业或是山西铝业都无法生产如此薄地铝合金。

“超薄铝合金?这个你们可以写要报告之中。我会上报国科委。相信问题会很快解决的。洪总工。火烈鸟地成功与否。可是事关二十年国运!全靠你们了!”

“事关二十年国运!”

将一架轰炸机和国运相联系。恐怕除了这居成贤之外。其它人很难说出这种话来!

“居上尉。呵呵。您也知道。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么复杂地飞机。能不能冒昧的提个要求。能不能让国科委的设计师到公司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再说我们也想见一见那些为国家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大师!”

洪峰在说话时言带着玩笑之意。国科委从来不会把自己技术人员外派到企业,但是既然与国运相关,但是为什么国科委要让公司自己吸收新轰炸机上的新技术,而不是用更直接的办法,把那些大师级地设计师派来!而洪峰和公司的其它设计人员都非常希望见到那些创造奇迹地设计师。

“这个……我想国科委的纪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