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强权,从明星的角度,倒是有点道理。
但是周牧=小人物?
这个等式,怎么可能成立。
一些人觉得无语,很想拎着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衣襟质问对方,到底明不明白,什么叫一线明星。
那可是撑起娱乐圈八卦新闻的中流砥柱啊。
一个一线明星,自带的流量,可以养活十几家网站、报社、杂志、自媒体。几千万粉丝,就算有百分之一,愿意给明星花钱,也足够撑起一个中型娱乐公司的体量。
这不是开玩笑。许多中小型娱乐公司的营收利润,都未必有一线明星的收入高。
哪怕是巨头公司旗下,也没有几个一线明星。以巨头的资源,都养不起超过十位数的一线明星。
由此可以知道,一线明星在圈中的地位。
更何况,周牧不仅只是明星,还身兼导演的职位。年轻又能赚钱的导演,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主意。明里暗里挖墙角的,根本数不过来,反正囊括了娱乐圈中大半公司。
这样的存在,如果是小人物。
那么其他人,是不是连渣滓都不如?
有人吐槽,直觉认为这事不简单,继续追查下去,果然有了新发现。敢情在两个月以前,周牧宣传要拍电影的话,就有类似的言论开始出现。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酵,这些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有趣……
一些人目光闪烁。以他们的经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其中有水军的引导、推动。也就是说,在大家忽略这部电影的时候,人家已经悄悄地中完成了布局,
这么自信吗?
或许不是单纯的圈钱之作?
一些人在沉吟的时候,就收到了一张邀请函。
看片会!
星光大剧院。
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咦,你来了?”
“咋,我不能来?”
“不是……你前几天,不是才骂了这电影,在故意误导大众,搅乱了行业健康发展吗?”
“咳,什么骂?那是善意的批评……”
“得了,都是自己人,装什么纯。知道你要吃饭,下次有这样的好事,记得带上我啊。”
“……咳,那不是岑林吗,他也来了啊。”
一些人遇上了,难免阴阳怪气,互相揭老底。
同行是冤家,这才是真理。
影评人也不例外。
哪怕现如今,影评人这个行业,已经不好混了,观众越来越难忽悠。他们想看个电影,宁愿问朋友,问同事,问搜索,也懒得看影评人推荐。
所以多数影评人,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只有少数人,聪明地转型。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开始运营短视频解说电影。
一两分钟,解说一部电影,主要是吐槽为主。只要吐槽犀利,风格幽默风趣,自然吸引大量粉丝关注。
有了流量,就可以打广告。
甚至有些电影上映了,导演还主动联系这些解说人,借助对方的视频,“吐槽”自己的电影。
新的产业链,就这么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