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走访

国民法医 志鸟村 1814 字 7个月前

江远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去年跑了那么多地方办案,办的还都是各地的疑难案件,不可能回到自家地盘了,搞一锅夹生饭出来。

“喊柳处吧。”江远现有的技术也是有局限的,在dna、面容识别和指纹这一类生物识别技术都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不仅确定尸源,就是确定尸源地都非常困难。

这时候,柳景辉的推理能力就显得颇为有用的样子。

等待柳景辉的过程中,江远顺手又比中了几个指纹,将“山南指纹交流群”里的几个话题给清空了一下。

因为有江远这样的专家愿意积极回答问题,“山南指纹交流群”在痕检中的名气很大,少不了有其他地方的痕检乃至于专家级的人物加进来。江远也都是一视同仁,能回答问题就回答。

他不像很多着名的专家,成名的时候已经老了,想做事也做不了多少事,所以很珍惜体力和精力,加上许多人不熟悉网络,往往不会在类似的群里回答问题。

而江远现在积累的指纹鉴定的能力,说是国内顶尖一点毛病都没有,偏偏他才20岁出头,本身又在宁台县这样的小单位里面,每日里除了破案,几乎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可做,完全是一副精力无处发泄的样子。花个几分钟,比对一下群里的指纹,对江远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消遣。

尤其是“山南指纹交流群”里的成员们渐渐熟悉了江远以后,也知道他喜欢信息回馈,三五不时的报告一下,又有谁因为指纹被比中而判了死刑,或者无期,或者十年期,江远就会觉得很开心。

另一方面,指纹群里后加入进来的一些专家,开始阶段可能是想找江远做指纹鉴定。他们要鉴定的指纹做完了,总不好意思就退群走人,处于归还人情或者人情利息的缘故,大家往往就会在指纹群里接几个指纹鉴定的活,帮人做做匹配。

一来二去的,“山南指纹交流群”的规模变大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却在加快,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

“江远。”柳景辉基本是收到消息就开车过来了,到的很快。

江远笑着打了声招呼,再请柳景辉坐下,让人上茶的同时,问“有人给你讲案情了吗?有什么想法?”

“有看到,21岁的女性,不能面部识别,没有dna记录,没有指纹记录,这个本身就很少见啊。”柳景辉顿了顿,问:“不知道你画的素描画像怎么样,什么水平?”

“跟我足迹鉴定的水平差不多。”江远是需要将这种信息告知队友的。

柳景辉眼皮子一跳:“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