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布置

黄茂犹豫了一下,道:“我记得之前你说的,要准备建一个新的药厂?”

“对,设备已经运过来了一些。”杨锐微微点头。

“继续建吗?”

“建,干嘛不建。”

“你就不怕中科院的人捣乱?”

杨锐想了想,道:“我原本是有些犹豫建到哪里,现在这样的情况,我准备把药厂建到西堡镇了。”

由一流设备组成的一流药厂,建在内陆的河东省的一个镇子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影响效率的,但眼前的事实,不得不让杨锐考虑到,政治和官僚因素,也许更加影响效率。

好在西堡镇之前已经有了西捷厂,虽然只是一个厂房的规模,但终究是一个运行维持了一年多的现代化药厂,证明供应链是完整的。

黄茂并不奇怪杨锐的选择,等了一下,道:“我能不能去药厂看?”

“你想转行?”从离子通道实验室到药厂,对专业人士来说,可是大转行。

黄茂摇头:“转行还不至于,我想先看看。”

“我跟支持你做科研,药厂的话,你想去看也没问题。”杨锐眼神有些奇特。黄茂可是未来离子通道领域的大牛级人物,要是因此转去产业界的话,可是浪费了天赋。药厂什么人做不成,偏要浪费这样一个学术大牛的资源。

不过,黄茂此时要暂离实验室,去药厂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杨锐留了电话和联系人给黄茂,再叮嘱两句,才骑上自行车。

出了实验室,杨锐又去找了派出所的所长,亲切的送上慰问金——两条中华烟,请其代为照顾华锐公司。

所长同志腰挎b机,很自信的拍胸脯保证。

中科院又不是中央情报局,它对司法机关的影响力是很薄弱的,何况,杨锐也只是要求他照看一番而已。

做完了这些,杨锐仍不觉得安心,考虑一番,又去找了王国华等人,让他们有空的时候了解一下实验室的情况,有必要的话,也可以搞搞舆论。

在80年代中期,大学生们的身份还是非常好用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落在大学生身上,都会变成大事。

比如大学生放弃了公职,大学生救人了,大学生觉得迷茫抑郁了,都要全社会讨论叙旧的大问题。

当然,大学生们此时也确实是学习充实而精神空虚,有空没空的闹个大新闻,也是免不了的。

做完了所有能做到的准备工作,杨锐蹬着自行车,向着夕阳骑行。

他现在很想知道,五个项目组,平均每天几千上万块的预算,要是不出成绩,做决定的领导,又能撑多久。

“看谁能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杨锐将自行车骑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