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江宁留守

斜风 紫钗恨 1578 字 2022-09-21

在太平军中,普通的小兵被称为圣兵,但是一向是官多兵少,要知道在天京城内居然有一百七十人的军。要知道一个军满编制要一万三千人,充实的一军有一两千军。普通的一军也有五六百人,而这样的一军。几乎都是军官,很少有“圣兵”这样的普通一兵。

可是林启荣就是这么一个奇人,虽然是广西老弟兄,但是太平军打到南京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圣兵,后来是杨秀清特意提拔他,他这个小兵也对得起杨秀清的器重,西征之中屡立战功,咸丰五年更是在九江-湖口会战大破湘军,一举被升为殿右十二检点,在另一个时空,以后他因为坚守九江的战功,还被太平天国升为“贞天侯”。

曾国藩看不起林启荣,而赵烈文也只能顺着曾国藩的语气往下说:“陆师有李续宾,水师有杨载福!纵然不胜也能挫败林启荣,如今可忧者,红贼也!柳绝户也!万一林启荣与柳绝户合流,大灾至矣!”

虹军在滆湖大败僧王、胜保、和春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江西来,因此曾国藩当即说道:“柳绝户在粤匪不过检点之职,而林启荣亦是殿右十二检点,林启荣如果与柳贼合流,那谁听谁的指挥,这一点你想好没有!何况现在红贼远征苏常,苏常天下粮仓军饷之地,红贼若取苏常,必然恋而不归,何况尚有僧王、胜保、和春、张国梁诸将帅牵制红贼,即使红贼破了江南大营,接下去也要考虑粤匪的因素……”

一说到太平天国,曾国藩就更来劲了:“柳绝户是红寇首脑,有精锐三大股兵将数万,但在粤匪之中,不过是一区区检点而已,对了……柳绝户是殿前几检点?”

太平天国的体制之中,检点共有三十六人,分为殿左和殿右两个批次,比方说林启荣为殿右十二检点,张遂谋曾为殿左二十九检点,而陈玉成曾为殿右三十检点,但是柳畅只说自己是太平天国检点,至于他是殿左还是殿右,具体是第几检点,却从来没说过。

因此赵烈文也卡住:“只知道他是殿前检点,具体殿左殿右,从来没搞清楚过……贼中殿左殿右三十六检点,向来就没人搞清楚过,不过份量应当不重。”

“这就是了,这就是了……”曾国藩喜气洋洋地说道:“既然是个连柳绝户自己不好意思说的检点,那估计还在四眼狗的三十检点之后,份量极轻,这样的话,红寇尾大不掉,粤匪百足之虫,必然如同洪杨内讧那般,相互之间有一番龙争虎……”

一想到这一点,曾国藩就兴奋起来:“只要给我一年时间,只要一年时间,我必能克九江,复安庆,将皖赣全省光复,红寇粤匪纵然能在下游有所作为,也抵挡不住我军自下游而来。”

赵烈文点点头道:“自古立国东南者,从未有失荆襄而能自守者,今武昌光复,荆襄已我手,如果九江、安庆克复,则下游无以自保。”

这差不多是历史经验,只不过在南北朝时代,如果长江上游与扬州对抗,那么双方争夺的第一点关健点是梁山,这个梁山不是传说中的水泊梁山,而是安徽当涂的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李白有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双方谁第一时间抢到梁山这个关健点,就占据绝对性的主动性,在历史上是不争的事实,而太平天国时期不同,东西梁山的重要性大为降低,虽然清史稿也说“秀全自窜踞金陵,以东西梁山为锁钥,以芜湖为屏蔽,而尤以金柱关为关键”,但是东西梁山不再有决定性的意义,反复争夺的关健性要点变成了武昌、九江与安庆三城。

因此曾国藩作了一个总结性的陈述:“红寇粤匪败局已定,我就等着封王拜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