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报道着重介绍了枫泾镇战役的详细情况,在这些报道之中,法国公民第一次知道枫泾镇战役一部分详细情况,法国远征军的一部分遭受到重大打击,好几个步兵排与一个俄罗斯连队遭到歼灭性的打击,甚至连枫泾镇的守备部队都差一点被叛军全部歼灭,而孟托班司令部的援军也是付出了掺重的代价之后才把枫泾镇的守备部队救援出来。
所有这一切都让法国公民感受到十二万分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要远征中国?”
克里米亚战争虽然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但是整个法国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是赞同战争的,圣地的保护权不能落在东正教徒的手里,俄罗斯的扩张必须有所节制,但是对华战争,法国公民却找不出一个合理的借口,除了推销鸦片之外。
可是最注重贸易的英国人却同叛军打得火热,只有我们法兰西却同刚刚拼得你死我活的俄罗斯人合作远征中国,这是我们法兰西人上了俄罗斯人的大当了。
要知道,中国距离法兰西本土足足有几千公里远,孟托班远征军已经占用了相当多的国内资源,他们每在中国作战一天,国库都要支出惊人数字的金法郎,这些钱原本应当花在普通的法兰西公民身上,现在的远征战争是占用了国内的教育费用、福利费用、建设费用,而且伴随着战争的进行,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加税与纸币增发。
一想到这一点,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从贵族到教士、农民,都出现了一个松散的反战联盟,他们的压力不得不迫使拿破仑三世都出面保证:“在中国的远征,会有所节制……”
皇帝陛下对于孟托班也有着很深的不满,孟托班曾经向他保证用几个步兵营就能征服整个中国,而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二十个步兵营,没还是拿叛军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还付出了相当大的损失。
而且拿破仑三世不得不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克里米亚战争已经支出了太多的金法郎,而这一次远征战争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付出的金法郎却是不比克里米亚战争逊色多少,毕竟所有的补给品与人员都必须从欧洲运去,战争拖得太久的话,会把法国经济都拖跨了。
而在原来孟托班的保证之中,他会在中国设卡收税,无须占用国内多少资源,甚至还可以用战利品来偿还国库的支出,但是拿破仑三世却明确地知道,一八五六年已经是一个财政赤字年,而且财政赤字的数额还超过了克里米亚战争最激烈的一八五五年。
至于将来到来的一八五七年,鉴于对华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也是一个明摆着的赤字财政年,因此皇帝陛下不得不下达了一道十分严格的命令:“鉴于战争的进展不尽人意,孟托班将军必须在一八五七年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