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没错。其实多重人格这种理论本身就有着一些问题。比方说,许多的多重人格患者都认为在他们的身体内有着好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的存在。可是只要能够观察一下全人类,研究一下单体人的性格,按照这种理论来分析的话,可以现,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多重人格倾向。”
“每个人在生活中,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改变一下自身的性格。有些平时表现的很懦弱的人在某些时候会变得很坚强,有些看起来很文静的人在某些时候就会变得很暴躁。而且,有时候人类反而会有意识的去改变自身的性格,和四周的社会进行交流。”
克劳泽:“是的,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说,原先在一所学校内很不受老师待见,同学喜欢的人,转学到了新的学校。这个时候,那个学生很可能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性格。同时对着自己进行一些粗浅的催眠。比如说对着镜子说话等等。到了新的学校之后,那个学生很可能会变得很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变得和以前判若两人。如果根据多重人格的表面现象来判断的话,这岂不是就是生了病变?”
女医生将手中吃完的雪糕杯放在一旁,哈哈大笑了一声:“就是就是。这种改变性格的做法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有在独自一人时喜欢享受孤独,同时又在社交场合很会说话的那种人。也有在初次约会之前很惶恐,担心这担心那,连话都说不清楚,可在约会中反而像是变了个人似地可以侃侃而谈的那种人。”
“最基本地,不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真的生了裂变,而是这几种用来应对不同情况的人格并没有在那个人的意识主宰下进行辩证统一。所谓的多重人格病人并不是指他们的身体内真的诞生出了新的人格,而是指他整个身体的‘完全自我’拒绝了那些为了应对各种情况而产生的其他性格。自说自话的认为那些性格不是属于他本身。”
“所以,以前对多重人格的治疗方案是要求其他的人格和主体人格和谐共存。是一种承认多重人格是独立人格为基础的治疗手段。可我认为,不管是后继人格还是原先的自我人格,都是属于‘本体’的一部分。关键就在于经常控制‘本体’的‘自我人格’不接受后续人格产生的性格。所以我的理论是,在治疗基础上应该让‘本我’承认其他人格,并且完全的接受他们,将其包容。重新回归到认识所有的性格其实都是自身‘本我’所产生的应变反应这一条道路上来。”
克劳泽竖起大拇指,对着那位女医生比划了一下,笑道:“真是厉害。这种理论以前应该没有人谈论过?”
女医生叉着腰,哈哈笑了笑:“的确没有。今年年终的医学学术会议我打算写篇论文上交,不过,能够得到业内多少人士的赞同就难说了。毕竟,我这个小诊所不同其他大医院,多重人格患者我自从毕业以后到现在,还一个都没有碰到过呢。”
“这样啊,真是可惜。”
“不过,失语症患者倒是碰到不少。可惜,失语症患者很大程度上不是精神方面的因素,而是病理性因素。这对我这个精神系的医学生来说,还真是个悲剧。”
克劳泽昂起头,脸上有些困惑,说道:“失语症?还真没听说过,这种病是什么病?是指……哑巴?”
瞬间,原本一直在旁边毫不关心的白痴猛地抬起头,注视着那名女医生。
女医生笑了笑,再次摇了摇手,说道:“哎呀呀,对于其他方面的状况,你这个魔术师知道的真的不多嘛。其实从通俗一点来讲,哑巴和失语症的情况并不是完全相同。哑巴很可能是声带方面,或是失去听力等造成的。再配合上一些精神因素,促成了哑巴。不过失语症的情况并不是完全相同,但从平常的表面现象来看嘛……区别也不大,你们民间认为是同一种病症,也没多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