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后又下令让众人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处理,大家都爱巴结太后,选过来选过去,选了个董家人,太后以为这群人是认真考虑选出来的,便没反对,而大臣们见太后脸色好了些,纷纷庆幸自己选对了。

此后太后又问了一些事,除了还粮这一事办的不错,其余的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气的她当场甩袖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董太后原本以为换了人搞事,大嘉国会走上正轨,谁料事态越来越不可控制。

拨款方面,因为全国上下多处地方都要拨款重建,刚接手的人看不懂王宝相做的账,为了尽快拿出成绩,便自己重新搞了一个,这导致很多之前应允的银子没给到位就不了了之了,而新拨款项后,做这事儿的人又以为能扣漏洞贪银子,所以做了假账,一来二去,导致拨款机构直接瘫痪,朝廷给不出银子,底下人拿不到银子,而为官之人发现问题后忙往里填补漏洞,之前贪的全填进去了也补不全,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又报到了朝廷。

户籍问题更是一团乱,为官者在正阳办理事务,所有奏折信件一律往宫内送,路途遥远,存在时差,往往这个批复了,另一批才送到,而之前批复的与这一批又存在矛盾,问如何处理,几十个人连续整理了三天三夜也没整理出来,最后把堆积成山的奏折全搬到了朝堂,想寻求能人出来处理。

还有别的关于洪涝、旱灾、蝗灾、开凿运河甚至打仗方面的问题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因为时间拖得长了,很多关乎民生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百姓哀声怨道,最近还编了首骂董氏无能的童谣四处传播,传到了董太后耳里。

董太后坐在高位,看着这些大臣,有一半是她董家的人,她略感无奈,她还能怎么努力?董家扛不起运转大嘉国的重担,就算给了位置给了权力,他们也办不好事,她还能怎么偏袒他们?

“给哀家十天之内处理好这些事,处理不好一律问斩。”她想,这样或许能够逼这些人用用脑子,想出解决办法。

政令一下,怕被砍头的官员终于取得了好成绩,那些问题逐渐被解决,奏折也越来越少,董太后看了实属欣慰,终于腾出时间跟卿天良提娶妻一事。

卿天良横卧在太师椅上,坐没坐相,躺没躺相,手机还拿着个酒壶,头发乱七八糟,衣衫也十分不整洁。

看见太后,他笑道:“您的心可真大,他们说问题都解决了,您查都不去查证一下就相信了?”

董太后神色严肃:“你说什么?”

卿天良道:“城墙修建拿不出银子,朝廷便暴力征佣,谁家不出人手就抄了谁的家,百姓为了守住家园,无奈只能免费出力。”

“运河开凿,堤坝垮塌,江水倒灌进农田,刚插的秧苗全被水冲走了,如今还没补发,您派去的官员怕事情闹大,瞒了伤亡,瞒了灾情,暴乱已经发生过一起,被强力镇压,您猜,那儿的百姓是忍气吞声还是蓄力准备掀起下一波巨浪?”

董太后神情凝重,不信道:“你怎么知道这些?”

卿天良斜眼瞥她,嘴角慢慢弯出一丝弧度:“您猜。”

董太后仔细审视他,见他形容镇定,便垂下头兀自思索,绕着桌子走了半圈,突然一道线划过,惊愕道:“难道……目前的局势都是你暗中促成的?”

卿天良听后仰头大笑,笑完了看着董太后:“我何德何能啊,这可都是太后您自己一手造成的,董家过去做了多少缺德事您也不是不清楚,如今几大家族皆被灭,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懂不懂?董家目前是一家独大,但同时也孤掌难鸣,您想让人替您办事,除了能叫动董家的人还能叫动谁?谁又愿意听从董家的指挥?”

董太后怒目圆睁,抬起颤抖的手指向卿天良,道:“谁敢不听?谁不听哀家就砍他的头!”

卿天良坐起身,道:“砍吧,把有能力的人都砍了,你们就等着被揭竿而起的百姓推翻吧,最好将大嘉国葬送,同云照国、商国一样,成为历史洪流中渺小的一粒尘埃。”

董太后摇了摇头,一瞬间仿佛苍老很多,撑着桌沿勉强站立,道:“这……这都是你们的阴谋?你和谁,都有谁,霍云朝吗?”

卿天良收起了笑容,嘴角抿起,眼睛盯着她,道:“这都是陛下、丞相、杜家、阿朝、贵妃娘娘、萧王等人为了斩断世家大族的枷锁,用无数人性命建立起来的规则,您要斗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这么多年逐渐建立起来的规则,还想走通过掌控一个傀儡从而掌控国家的老路?行不通了,如今这朝堂,换谁来当傀儡都不行,您服不了众,您掌握的仅仅只是我或者别的什么人,而大嘉国却不掌握在我们手中,而掌握在各个贤臣良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