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过长安街,参加廷鞫的大臣们面朝东方,站在桌案两旁,感受着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滋味。
片刻过后,还是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到桌案后面,场面略微有些尴尬。
戴永皱眉说:“怎么回事?无人秉笔么?吏部的人呢?”
几个官员灵巧的闪开,露出了站在人群里吏部实际话事人霍韬。
戴永又问道:“霍大人你为何不上?”
霍韬觉得自己还可以挣扎一下,对戴永道:“我想起一事,当初我尚未到京复职时,冯恩就上疏举荐过我,所以我理当避嫌。”
众人听了,感觉这个理由貌似有点道理,难道今天看不成霍韬的笑话了?
“哈哈哈哈!”从场地的另一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众人看过去,就听见秦德威对冯恩说:“冯大人,听到霍侍郎的高见,我就突然想到一个妙计,包你无罪!”
冯恩有点跟不上秦德威突如其来的现挂,只是下意识的捧了一句:“什么妙计?”
秦德威先是对着大臣们拱手为礼,然后才对冯恩答道:
“您把衮衮诸公都举荐一遍,那按照霍侍郎高见,诸公岂不全都要回避了?没人审问你,就没人给你定罪啊!”
众人忍俊不禁,有强忍笑意的,也有不给霍韬面子,哈哈笑出声的。
秦德威却很严肃的正色道:“司法上面,如果被弹劾的人回避,那是为了防止恶意打击报复,律法本来就是惩治恶行的。
但被举荐者只要心底无私,不包庇恶行,又有什么可心虚的?
霍大人如果觉得自己必须要回避,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霍大人自认无法做到公正行事,所以才要求自己回避?
吏部事务最要紧的就是公正,既然霍大人都敢公开自认不公了,那又如何在吏部主持铨政?不如辞官算了。”
一干大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微微颔首,有的醍醐灌顶
学到了点东西,秦生这个逻辑仿佛凭空出现又能自圆其说,很有“莫须有”的精髓啊。
霍韬不想理秦德威,他自认是个知道把握重点和全局的人,不值得为秦德威这小人物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