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用人之道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242 字 2022-09-22

再过两年,嘉靖皇帝就要开始因为国库出现亏空而急眼了。

至于为什么是胡宗宪,秦姓穿越者想了半天,感觉有这么一个大历史名人,不用白不用。

历史名人是人才的概率,远超过陈凤这样不太知名的。

而且正巧胡宗宪在原本历史时空里,最后还是总督东南沿海事务,专业十分对口。

就是现在,秦德威有点自我怀疑了,眼前这位胡宗宪到底行不行?

然后秦德威又吩咐仆役去收拾房间,陈凤打算暂时住在秦府,但胡宗宪却推辞了。

他还心心念念着去教坊司胡同包月,如果以后正式成了御史,风宪官要讲究体面,估计就不方便了!

秦德威也不以为意,招呼者两人入席,算是接风洗尘。

几圈酒下来,话匣子继续打开,秦德威看着陈凤和胡宗宪,不由得感慨道:“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你们都要抓紧上进,尽早撑起一方天地。”

陈凤笑道:“你在京师人脉如此宽广,还能没有可用之人?反而对我们这么大期待作甚?”

秦德威苦笑道:“那些人位置都太高了,用起来其实并不好用,现在最缺的就是即插即用的中坚啊。”

陈凤听不懂,真理解不了秦德威的意思。还有,什么叫即插即用?

对于寄托厚望的好友,秦德威很耐心解释道:“我所能接触到的熟人,一是老师张大宗伯这样的,其余还有两个尚书。

位置尊贵,高高在上,轻易动不得,能随便委任差事吗?除非出现大乱危机,还真不可能让实职尚书去兼领差遣。

二是许谷、赵贞吉、邢一凤这样的好友,全都是翰苑词臣,能随便从翰林院降调出去吗?

这些人到目前为止,也是中看不中用啊,只能在翰苑养望,可远观而不可使用焉。”

陈凤听得一愣一愣的,秦板桥这个烦恼实在太高级了,那种党社大佬才会有这种烦恼。

而他陈凤很抱歉,就是个垃圾离职知县,无法与秦板桥感同身受。

秦德威长叹一声:“所以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忧虑。”

陈凤不同见解:“我倒是觉得,秦板桥你多虑了!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你秦板桥今日之功名地位,肯定会有前来主动投靠的人,只要信息挑选,何愁乏人可用?”

恰好正在此时,有仆役在屋门外禀报说:“有苏州章焕,自称是老爷故旧,前来拜访。”

陈凤对秦德威社交圈十分熟悉,闻言十分迷惑的对秦德威说:“你有这样的故旧?”

秦德威仔细想了半天,终于凭借强大的记忆力记起来了。

八年前也就是嘉靖十年,曾老爷中举的那次南直隶乡试,这位叫章焕的士子,被文坛大佬文征明介绍过来,找秦德威借官房居住。

毕竟当时贡院附近的闲置官房,大半都被某秦姓小县霸提前垄断了。

再后来这位章焕与曾老爷一起中举,又一起中进士,成为曾老爷同年后,与秦德威直接联系就少了,毕竟差着辈分,何况这章大人又去了外地做官。

没想到在今日这位章大人,突然又跑过来,以故旧身份主动登门拜访秦德威,就因为八年前借过一次房子的“恩情”。

陈凤通晓了前因后果,便抚掌大笑道:“看!我说什么来着,你真是多虑了!只要你真想网罗,何愁没有可用之人。”

此后章焕也加入了进来,几人一直喝到了黄昏,才兴尽而散。

陈凤留在秦府住,就和秦德威一起送了另两人出去。

望着胡宗宪的背影,秦德威对陈凤说:“这位胡兄,今天话有点少啊。”

陈凤答话说:“毕竟人还年轻,不太会遮掩情绪,或许是对新差遣还不太情愿。”

秦德威摇摇头,叹道:“玉不琢不成器啊。”

然后又对马二说:“传我的话去教坊司胡同及西院胡同,谁敢接待胡宗宪,就去大同劳军吧!这是礼部尚书最倚重门生的说的!”

随即秦德威又考虑起一个学术问题,历史名人多半都有个性,所以历史名人到底适合不适合当工具人?

------题外话------

今天事情简直倒霉到让我抑郁啊,但还是坚持码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