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屠侨这种缺乏创新能力的传统型官员而言,维护先例成法几乎也是一种本能。
不过说到这里时,秦中堂仿佛刚想起来,宝座上还有个张太后,又转身对太后奏道:
「规矩绝非我秦德威所定下,只是遵循祖宗故法,如今情势近似,故而旧法可以照用,还请娘娘准许!」
张太后很想说一句「不准」,但根基薄弱、差点被宫人羞辱的她似乎承受不起政治风险,而且也完全找不到「不准」的理由。
「可。」张太后只能同意说。
从文华殿出来,秦中堂与其余大臣作别,独自横穿道路,前往对面的文渊阁,留给了别人一个背影。
其他人很直观的深刻感受到,秦中堂当初为什么不争辅政大臣。就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还用去争?
忽然有人对张老师笑道:「张尚书真是手下留情了!」
如果没有张老师阻止秦德威挖大坑,别人当初议论辅政大臣人选时也想不到这出。
然后会发生什么?大家今天在文华殿兴冲冲的确定了辅政大臣的事情,然后出来才发现,辅政大臣在太子周边根本没有办公点,这才叫集体尴尬!直接送脸给秦德威!
秦中堂并不知道别人在背后的议论,拐弯走到文渊阁大门时,忽然背后又有人喝道:「秦德威慢着!」
听声音就知道,又是张老师来说教了。秦德威无奈的和张老师一起走到宫墙角落里,询问道:「老师又有何指教?」
张老师犹豫着问:‘你是不是太贪权了点?
秦德威答道:「譬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我也是这个道理,从不嫌少!
我如果不贪权,那岂不都让严嵩之流贪走了?就严嵩等人那样,把权力让给他们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只有我秦德威才能将权力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别人没有能做得到的!
只有我秦德威知道哪里需要改进,没有权力如何推行?谁又肯听从?」
张老师真想不明白,不肖弟子这个真理在手、舍我其谁的态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在张老师的观念里,好像只有生而知之的圣人才会这样,但秦德威浑身上下哪点能和圣人沾上边?
别人都吹秦状元是星宿下凡,张老师难道不知道底细?
张老师只能提醒」了一句:「小心物极必反!如果到了没有人敢公开反对你的地步,才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在已经深度绑定的老师面前,秦德威什么话都敢说,非常不平衡的说:‘‘老师想得有道理,但我这才到哪?
要是换做一千多年前,我费了这许多力气,如今早就该封侯拜相或者大将军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了!
但在大明,掣肘者偏生就如此之多,甩都甩不掉,而且永远清理不干净!」
穿越者也不得不承认,发展到了大明时候,封建皇权的国家机器日趋严密,用教科书上的话说,叫高度完善成熟的君主专制。
可以说,大明政治制度的草创和发展,基本都是围绕着防止权臣篡位设计的,制度内部互相扯皮十分厉害。
就连秦中堂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也都放在了应对扯皮上面。
即便同是权臣,与一千多年前的同行相比,也是毫无可比性的。一千多年前的权臣谋朝篡位都是家常便饭,而在大明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秦德威感到最不平衡的地方了,与历朝历代相比,大明权臣的性价比真是太低了!而且「权臣」两个字还要打个问号。
听到秦德威的「不平衡」心态,张老师忍不住吐槽说:「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然后呢?继续革弊兴利,大肆改制?」
秦德威:「」
难道老师你也看出来了,王莽是个穿越者前辈?
看《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八百三十二章 舍我其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