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年轻书生就是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数日不见的方应物,而中年僧人便是性闲法师了。至于青年太监,认识的人不多,乃是在仁寿宫听用的张永张公公。
性闲法师对方应物道:“贫僧本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之超脱人。都怪施主硬生生的将贫僧重新扯进红尘里打滚。若非欠你的凡间因果,太后又遣张太监发了话,贫僧绝不肯放你进山门。”
方应物欠身答道:“大师多虑了,小生只是贵寺寄身几日即可。以后自然不打扰大师清修。”
性闲法师对着门外小沙弥道:“请准备为方施主剃度!”
“什么?剃度?”方应物下意识举手捂着头巾,“为何要剃度?”
性闲法师不耐烦道:“你亲口说要出家,不剃度作甚?”
方应物连忙叫道:“法师误会了!我是说那种带发修行的。好像叫居士?”
“阿弥陀佛!敝寺从来没有修行居士,也不引修行居士入驻。”性闲法师答道。
绝对不剃成秃子。颜值和发型缺一不可的方应物很有悬崖勒马的感觉:“那就寄宿,先寄宿!你们这里客房总能借给外人寄宿罢!”
此时僧院道观往往都建有客房。供给读书人寄宿,故而方应物才有此说。性闲法师是个真心淡泊的人,虽然不喜方应物打扰自己清静,但也知道自己推脱不了,只能答应下来。
方应物见说定,便放下心来,嘴上又闲不住的扯淡说:“我说法师啊,小生好歹也是有大恩与你,难道佛家不讲究报恩么?就算不报恩,也要了结因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