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气死小王爷了

过了边界,好像又不太一样。

触目广袤,天地都望不到尽头,浅浅一层草伏在地面上,也不见牛羊来吃,旺盛却孤独。

薛池看着这里,突然很想搭个帐篷,逐水草而居,天地间只有他自己。

从边界到匈奴王庭,路途很近。

他们这一行辎重多,也就走了五天。

萧明钰估算了下,觉得这太冒险了,白崖镇的骑兵很快就能冲过来。

“……也没什么值得白崖镇出兵来抢的。”

萧明钰又想。

萧明钰还记得,小时候他父亲跟皇帝闲聊,说起白崖镇的匈奴人。

一到冬天,牛马冻死了,粮食不多的时候,匈奴人就往边界“打猎”。

而边陲之地的百姓,就是他们的猎物。

粮食、牲畜和女人,都会被抢去;男人他们不要,就全部砍杀。

而后成老将军戍守白崖镇。

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

匈奴人好像知道从边界打猎不容易,故而想方设法保存自己过冬的粮食,“打猎”的行为减少了很多。

但还是有的。

萧明钰想到这些,就本能憎恨匈奴人。

“宝庆的脑子不太对劲,匈奴人岂会善待她,她还非要嫁过来?”

萧明钰忍不住腹诽。

不过,他很讨厌宝庆公主,就懒得多想。

六月初,薛湄就把自己买的母羊都宰了,取出尚未落地的羊羔,得到了非常珍贵的羊羔皮。

这种羊羔皮,上面的毛是特别浅的一层,雪白而薄,皮子轻又结实。

匈奴人制造皮子,是不用硝制的,他们就是简简单单剥下来、晒干,浪费很好的东西。

当然,梁人也不硝制,只是他们可以把皮子处理得没有味道,却很难保存皮子上柔顺、茂密的毛发。

硝制皮子,到了元朝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没有经过硝制的,是生皮子。

生皮子不值钱。

经过了硝制的,才叫熟皮子。

熟皮子不仅仅没有异味,还能牢固、完整保存皮子上的毛发,好看又暖和。

到了清末民初,硝制皮子技术得到了完善,那时候各种皮草盛行,价格还不贵。

薛湄就是想把这项技术推广,和小郡王做一桩大买卖。

硝制皮子不是一下子的,至少得要二十来天,光浸泡就得十五天左右,后续还需要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