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江上小风波

绛色大宋 晨风天堂 1073 字 2022-09-22

这样级别的船,不是寻常船只有资格靠近的。

宋时已经有船用旗语,韩家的船打出并行的旗语后,钱家的船作出回应,而后两船开始调整速度与船体姿态。

韩绛已经没空去感慨两船船工的出色,在逆行的江面上让船平稳的保持着一尺的距离而不会碰撞。

两船中桅平行的时候,韩绛整理衣衫,很郑重的对着韩家的钱字旗非常正式的一礼。

然后站直身体,再整衣冠,再礼。

最后,第三礼。

同样的礼节韩绛施了三次,然后转身:“加速,去办咱们的事。”

船头立即吩咐打旗语,然后桨轮全速。

钱家船上,有位老嬷嬷来到主仓:“姑娘,韩府并船,一少年郎对咱船上的旗施了大礼,而且是三次。”

仓内有声音传来:“大礼?”

“是大礼,那哥儿……”老嬷嬷详细的描述了韩绛当时施礼的动作。

当时韩绛,手藏在袖中,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这是长揖礼,而且这种礼有一个小小的区别,起身后直接垂手,或是再次抬手齐眉,意义是不同的。

前者,晚辈对长辈之礼。

后者是师礼,仅限于三大师。象是陈自强就没资格受韩侂胄之礼,因为他只是一个最初级的不完整的蒙学师。

仓内又有声音传出:“打听一下,是谁?”

“是。”

韩府大船,韩嗣追着韩绛往船仓走,韩绛刚坐下韩嗣就开口了:“少君,非是小的多嘴,韩府与钱府从没有来往。少君一礼三施,这事回到临安府必有风波。”

韩绛背对着韩嗣:“能有什么风波,我师出吴越钱氏,授业之师、传道之师、解惑之师。这临安府,还不让弟子给老师施礼,更何况,此生再见不到恩师。若是钱氏允许,我还想去钱氏祠堂为恩师上柱香。”

韩绛没胡说,他后世的导师退休前最后一届,也就带了他一个学生。

从韩绛大三的时候就看中他,一直带到他研究生毕业,若不是导师重病,韩绛肯定会读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