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回去就作。”
韩安何尝不知道,这就是收卖人心的行为,可眼下连宛城敢买,已经是骑虎难下,与其怕,不与驭虎而行。
所以,韩安才提出这么大胆的建议。
韩安把一信六发的那份又抄了六份,然后分别写上名字给韩绛看。
分别是虞公著、刘锐、李洱、刘淮、崔嵬、辛弃疾。多抄的那份,韩安写了鹤翎的名字。
韩绛看过之后一拱手:“谢过安伯,韩家有安伯在,必兴。”
韩安只是淡然一笑:“老奴也是姓韩的。”
韩绛还能再说什么,重重一抱拳。
给崔嵬,因为崔嵬在泉州而且管着码头,给辛弃疾,因为辛弃疾将来要管宛城。至于严州,韩安自已就伸手了。
而给鹤翎的,韩安想到的是临洮城。
给李洱等人的,可以补贴朝廷收的丁税。但其他人,就算没有丁税也要给,这便是一碗水端平了。
而且也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宛城与临洮收税打下基础。
将信封好,加上火漆,韩安会回自已屋后再装秘盒。韩安问:“少君,今年还去花满楼?”
“不去。”
听到韩绛说不去,韩安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谁家大婚前还天天泡青楼。
这是完全不要名声的节奏,这事要劝的。
可谁想,韩绛接下来就说了:“我要去白云坊的鹤鸣居,后天在白云坊的望月居,我是这么计划的,在三个月内成为临安最有名气的人,无论是恶名也好,善名也好,什么名无所谓,要所有人都听过我。”
韩安苦笑两声:“那老奴去安排。”
这还真没办法再劝。
这两座楼都是新建的,刚刚拿到酒牌,可都还没有开始营业。从归属上,白云坊占了三成份子,壕横号占了四成,还有三成分给经营管理者。
至少,这两座楼还没有被定义成青楼。
韩绛的想法很单纯,哥要成为临安第一红人,然后开始带货,直播带货。
首先要带的,就是原始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