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涧仁对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帽子撇嘴,靠在椅背上还是有点头疼。
朱宏涛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有个先来后到跟难易程度,眼前的肯定要解决,长远的也不能丢,如果是涉及到根本原则性的问题,有些小细节不妨稍微松动下,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凡事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与其说为了一点的完美放弃全面的推进,甚至延缓了整体进度,由此带来的大势反而是更大的损失。
立刻解决眼前突出矛盾跟放眼长远大势这种关系的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庸之道为什么在中国政治体制里面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也是小国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国思路。
一个拥有约二十万人口区域的生活供水重要,还是一个施工问题重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挪到水务集团和各大电力、通讯部门成天在公路上开肠破肚的挖管道,这是最被老百姓诟病的重复施工重复花钱,被戏谑为没有这样重复挖,哪有油水可赚。
但站在石涧仁现在必须站的角度看,什么是应该不顾一切先解决的,什么是下一步弥补的?
哪怕是通讯部门本身,也想不到短短几年,中国通讯系统就跨越了外国几十年的历程,从电灯电话的时代连跳几级跨入光纤时代,不成天挖开换线路,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么?
只会享受最终的成果,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对整个实施过程却冷嘲热讽,这样的现实不就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么?
如果不是石涧仁找到老街这个旅游资源,如果不是他找来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能在短短几个月里面扭转局面脱贫致富么?
同样是站在灯柱子上慷慨呈辞,同样付出那么多工作努力,如果不能带来生活改善,自己走的时候,老百姓还会那么依依不舍么?
说到底,风土镇的完美转变,是因为风土镇的体量足够小,小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面前能够轻易的转变,而现在突然上升到十几亿的局面,几十万人的层面,自己拥有的那些资源不太能帮上忙的时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