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露无奈扶额——傻儿子也太好骗了吧!
……
据后面徐海州口述,那位叫沈素琴的女学生再也没来过他的小摊,也没有再为他打广告。徐海州表示无所谓,质量好款式新颖就是最好用的广告。
这边,花了一天时间,乔露的样品包也新鲜出炉。
翌日,请隔壁吴桂芳到家里来,问她能不能帮忙做同类型,也给手工费,这个更贵,一只包给五毛钱。
吴桂芳一听,急忙揽下三只包:“就做这三样吗?全给我吧,我可以的,保准又快又好!”
五毛钱啊,真金白银的五毛钱啊!别看五毛钱不多,按照她的手速,一天保底做个三四只不成问题吧?两块钱就到手了啊,一个月就是六十,又比她家老胡的高!
“行啊,你下午给我都来得及,每只做两个吧,就是先试试水,好卖再批量做。”她这边还想再多设计两款,所以没有时间留样品。
“行行行,我下午就给你,先不聊了,耽搁时间,我现在就回去做!”提起赚钱,吴桂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恨不得死也死在缝纫机上。
吴桂芳的速度比乔露预料中还要快,保质保量还按时完成了,乔露接过拿在手里查看细节,针脚细密,尺寸也合适,几乎一比一复制了她的原包,有些细节甚至比她做的还要精致。
“行啊,吴姐,你的手艺很好啊,没个十年八年的工夫练不出来吧,人才啊。”
这话夸得,吴桂芳难为情地笑了一下:“不瞒你说,我小时候家里条件挺好,六几年就买缝纫机了,那时候还上学呢,初中就开始自己做衣服了。”
乔露心里默默算了算年份,吴桂芳的学缝纫机的时长跟她差不多,难怪呢,熟能生巧,挺好挺好。
……
六只样品被徐海州带到摊位上卖了一个早上,中午回家吃饭顺便汇报战绩。
“小的和中包都卖掉了,大包好多人嫌贵,没要。”
“呀,那也不错啊,你价格怎么定的?”
徐海州:“小包六块,中包八块,大的十一块。”
乔露:“那怪不得了,这价格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大包确实不如小巧的可爱,且买大包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用,为了能多装东西,所以实用性比美观性更重要,有这十一块钱,能买更大更结实的包呢!
乔露若有所思:“好,我明白了。”
于是乔露加大火力,小包中包各生产十只,大包做个两只差不多,愿者上钩。
做包可比手套复杂,光是吴桂芳一个人没那么快,便动身上隔壁找陈婶儿。
手工缝制是不太行的,细节要到位还是缝纫机比较好,所以没找田家婶子。
当然不止没找她,没有缝纫机的比如陈家两个儿媳妇,乔露都一视同仁没去找。
这边乔露忙得脚不沾地,对面被忽视了的田家婶子有点不开心,晚饭的时候,捧着饭碗优哉游哉走到徐家门口。
届时一家三口也正吃着饭。
“哟,吃着呢。”
乔露嗦了口面条,抬头冲她笑笑:“您也吃着呢,进来吧,外面怪冷的。”
一句客套话,没想到人还真进来了。
扭着腰身斜着从门缝里挤进来,手上捧着海口大的碗,里面装的是白米粥,面上盖了一层咸菜丝和土豆片,再加两小块咸菜饼,看不见荤腥。
进来第一时间把目光瞥向饭桌上,咋舌道:“吃这么好呢。”
乔露扯了扯嘴角:“就面条,谈不上多好。”
中午炖了半只鸭,晚上就吃清淡点,不过每个人也给打了一只荷包蛋,汤里加了肉酱,可香可鲜。
“挺好,这不是还有蛋么。”听她的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果不其然——
“听红燕说,你最近又在搞新项目,做啥,啥包包?”刨了口饭,她问:“又能挣不少吧?”
乔露咬了一小口鸡蛋,吞进去后道:“挣个材料费而已。”
田婶儿撇撇嘴,材料费?谁信。
“呵呵,那估计也挣不少。”田婶儿皮笑肉不笑地道。
一句话惹得徐海州也莫名其妙看她一眼,这人,说话阴阳怪气儿的,平时吃饭也不爱到他们家串门儿,今天这是中什么邪了?
徐海州没想明白,那边乔露脑子里一闪而过什么念头,暗道一声自己真是太蠢了,都当了这么几个月的邻居,还不知道田家婶子的性格吗,咋把她忽略了!
忙放下筷子,热情地冲她笑起来:“对了婶子,你来得正好,我正跟海州说吃完饭找您一趟呢。”
徐海州瞥她一眼,田婶儿饭也不吃了,好奇地望过来:“找我?”
乔露笑着颔首:“是这样的,我想特聘您,让您帮我剪布头,就是这样的形状。”
走到缝纫机前,把之前就剪好的碎布递给她。
田婶儿筷子夹另一只手上,接过,打量起来。
“我是想说,给您多少材料您就剪多少出来,一张两分钱,怎么样?”
“啥?两分?”这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吗!
“是,剪一张两分。”
田家婶子有点不信:“真让我干这活儿?”
剪这玩意儿多容易,分分钟的事儿,量大的话,一天不比张红燕挣地少呢!这么轻松就得两分钱?
总觉得不敢相信。
乔露笑起来,恭维道:“瞧您说的,咱这院儿里,还有谁比您更适合?”
这话让她受用了,暗道乔露眼力见还挺好,于是心情肉眼可见阴转晴。
“行啊!没问题,正好我最近没啥事,你要再晚个十天半个月的,我还不一定有空。”没空就怪了,她没工作一大闲人,在家还能干什么,天天东家长西家短,谁家大婶比她还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