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啊,我大哥前年两提过一下,不过我给拒了,永华是自家兄弟,又不是外人,哪用得着算工钱。”周大红拔了一下灶里的火,没一点心虚的回了一句张冬梅。
“兄弟?”
周桂看她那模样,气笑了:“永华姓卫,莫不是你周家改姓了,啥时候,我老卫家的儿子,和你周家成兄弟了?”
三年前,她侄女嫁人打家具,要得急,桌椅板凳架子床,统共花了永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那段刚好是春种,永华忙得累死累活,还得摸黑赶工。结果呢,赶了那么久的工,却被她一个隔房大嫂,拿去做人情了。
凭啥呢?
凭她周大红脸大吗?
说起来,她也是爱占别人便宜,但占便宜也不是这么占得,捞进来十分,就得退出去五分。
她前段时间拿别人家的鸡蛋,哪次不是在地里薅了一把葱或是带了两个桔子去的。大伙最多也就心里骂两句,没看人钱二媳妇,被她薅急了,动手打娃,也没当面埋汰她吗。
真当便宜是那么好占的啊,更何况,是来占她的便宜。
呸,从来都只她周桂薅别人家的,这周大红敢来薅她,她不连本带利拿回来,她就不姓周。
周大红没想到周桂说话会这么直接,讪笑道:“二婶,咋这么说话呢。我们两家关系这么近,永华好意思收我大哥钱?我这推回去,还免了永华尴尬。”
周桂心里呵笑,睨着她:“我家永华有啥不好意思,他靠本事吃饭,尴尬什么了……不然,我们现在去你们村问问,看看该尴尬的是谁。”
苏若楠听到周大红这话,眉头皱了皱,放下菜刀,一副不懂就问的模样:“妈,我们和大嫂娘家走的很近吗,哎呀,都是我不好,嫁进来这么多年了,都还没去大嫂娘家走动过,这,这……”
“走动啥啊,别说你嫁进来没走动过,我也没和他们走动过,她嫁给永治快二十年了,她娘家就没上过我家门。”
苏若楠闻言,眼里适时透出恍然。
她转回头,慢吞吞道:“大嫂,这就是你不对了,我嫁进来的晚,你也不能骗我啊。明明都没走动过,哪来关系近啊。永华打你侄女那套嫁妆,人都给累瘦了十几斤,永华和永治大哥是一个爷爷的兄弟,你这做大嫂的,怎么能这么亏他。”
周大红也不知道是脸皮厚,还是就是这个性子,周桂两婆媳一打一唱说得这么明显,她竟然没听出她们的话外之音。
还在那里笑着说:“这不是怕麻烦你们吗,我娘家人要上门了,二婶你不还得煮顿饭,这多不好意思。”
周桂:“……??”
想吃老娘的饭,本门没有。
苏若楠:“……??”
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
“周大红,初二你回娘家,和你大哥说说。亲兄弟明算账,十里八乡,凡是请永华打家具的,哪家没出工钱,别说是你娘家,就是我娘家,也得付工钱。”张冬梅看着连手怼周大红的两婆媳,脸火烧火烧地发烫。
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这个媳妇,当初真是看走眼了。
明明没嫁进来时,说话做事都利索的很,谁知,嫁进来后,却是极度拎不清的。
分不清里外,喜欢补贴娘家,还自以为世上就她一个聪明人。
偏她这种行为,还只针对婆家人,出了卫家门,别人一和她横,她还连个屁都不敢放。
卫家又不欠周家什么,薅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就算了,现在还把主意打到了隔房兄弟的头上,真是丢人现眼。若不是担心两个孙子没了娘会遭人笑话,她早就让永治和她离婚了。
周大红不干了,理直气状说:“那怎么成,我都推回去了,我哪好意思再问我大哥要。”
“你不好意思问你大哥要,就好意思给隔壁堂弟做主……你脑袋没问题吧。”张冬梅斜了眼周大红,唬着脸,一点都不给她面子。
“反正,我是没那脸问我大哥要工钱,二婶非要要钱,那你自己去问他要吧。”被婆婆加隔壁婶子一怼,周大红蔫了,扯了扯嘴,一副她们无理取闹的样子,埋头继续烧火。
屋里另四个女人,看着她这做派,一阵无语。
不但他们无语,连默默坐在角落剥蒜的卫子英和潘玉华也很无语。
卫子英是新奇,今儿,她竟发现,世上竟还有比她奶更那浑不济的人。而潘玉华则是完全没想到,卫家大娘私底下,竟是这副德性。
周桂呵呵,皮笑肉不笑地道:“行,那我自己去要。”
到时候她连本带利一起要回来,反正这事,理亏的又不是卫家,除非周家不要脸,不然,她说多少,他们就得给多少。
说完欠款的事,也不知周大红是心大,还是脸皮厚,又道:“那我侄子家具的事,就这么定了,过完年就开工吧,我侄儿媳妇六月份进门,我大侄子还等着这家具呢。”
“……???”卫子英眼睛眨了眨,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是,大娘这是缺心眼还是咋的?
三个人一起怼她,完了,她竟还能继续说家具的事?
她妈和她奶啥时候和她定下了打家具的事了。
一旁,一直没出声的陈舒敏,早就知道自家大嫂是个棒槌,但现在,她却觉得棒槌都是在夸她。
心里呵呵,提醒道:“大嫂,三年前的账还没结呢。”
“没结又不耽搁打家具。”周大红脸皮厚,仿佛没听出陈舒敏的言外之意,道。
周桂:“要打家具,好啊,叫你大哥自己来请永华,让永华去你大哥家做工,一天三顿你大哥包,永华给别人家打家具,是一块八一天,给你大哥打,算你大哥便宜点,一块五。”
要打家具,可以啊,正主上来请就成。才不能让永华像三年前那样,一声不吭,就把家具给他打齐,完了,还被人拿去做人情。
周大红一楞:“这么贵?”
周桂睨着她:“不然呢。”
这年头,木匠可抢手的很,出门打一天家具,工钱就能拿一块五到两块,当年,公社那边也就是考虑到木工很挣钱,才商量着送卫永华去学木工的。
这工钱还是甘华公社这偏僻的山沟沟,若是换到城里,工钱得有更多。
“那,那啥,我回头和我哥哥商量下,看他要不要打。”一听工钱要一块五一天,还得包三顿饭,周大红做不了主了。
这人也是神奇的很,能做婆家隔房叔子的主,却不能做房家大哥的主,就没见过这么奇葩的。
陈舒敏看着周大红的作派,不咸不淡道:“大嫂,你对你娘家侄子可真好,你若能把对侄子的心,分一点点给志学,志学如今也不会这样。”
陈舒敏提起卫志学,屋里几个女的,顿时不吱声了。
而一直浑不济,一副听不懂人话的周大红,在陈舒敏提到小儿子卫志学时,神情终于有了丝丝变化。
她抬头,暗暗看了眼婆婆张冬梅。
见张冬梅黑了脸,赶忙垂下了头,不再说话了。
而周杜和苏若楠脸上,则浮起了唏嘘,看周大红的眼神也有了转变。
卫子英和潘玉华都不知道几个大人在卖什么关子,但两人不是普通小孩,一瞅就知道大人们有问题。
两人都忍不住翻开回忆,去找有关卫志学的记忆。
然而找了一圈,不管是卫子英还是潘玉华,竟都找不到多少有关卫志学的消息。
在卫子英的记忆里,卫志学这个堂哥,见天生病,很少出现在村里,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而在潘玉华的记忆里,卫志学则只有一个模糊的身影,甚至到了八三年,她再没听说过卫志学的任何消息。
潘玉华惊异。
一个长期生活在村里的人,怎么就突然之间无声无息,没了任何音迅呢。
这,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