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清明那天,谭悠悠早早就到了店里,把昨天已经准备好的青团拿出来加热。
今天的客人来得比平时都早,十点左右,就有人从北山过来,进了味全餐馆。
最早来的是一大家子,谭悠悠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大致可以看出里面至少有五个小家庭,其中还有两个年轻妈妈抱着各自的孩子。
这家人穿得都很休闲,背着旅行包,如果不是其中那位老奶奶还在抹着眼泪,谭悠悠都怀疑他们只是来旅游的,而不是扫墓。
一进门,为首的女人就招呼道:“老板,我们昨天订过包厢的,108包厢。”这女人看起来四十出头,戴着渔夫帽、蛤蟆镜,身上的运动服运动鞋也都是名牌,妆容精致,看起来比旁边的人都时髦不少。
谭悠悠立刻迎上前去,“是徐女士吧?”
“诶对,这个包厢够坐了吧?”
谭悠悠引着一大家子人往里走,“够了够了,是两个小包厢连通的,有两桌可以坐。”
徐女士边走边看了眼店里的装潢,夸赞起来:“我早就听说过这家网红店嘞,今天一看还是不错的嘛。你看看,这装潢……啊哟,这热水瓶,阿姑你看,老底子都有的是伐啦?”
被她喊阿姑的正是刚才抹眼泪的老奶奶,只见老奶奶顺着她手指看去,见到那个绿色的热水瓶,立刻撇过头去,眼泪掉得更加厉害。
“你阿叔生前啊,总是把我给他的钞票塞进热水瓶壳子里,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现在好了,刚才给他烧了那么多,总不会挨冻受饿了……老头子啊,你在那边别舍不得花钱,晓得吧?”
徐女士看着自己阿姑这么伤感,也叹了口气,表情也不像刚才那般松弛。“阿叔在那边住大房子,吃大餐呢,别太难过了,伤身体的。”
“是啊,妈,咱们开开心心的。我爸才会……”老奶奶的女儿本想来安慰,结果话到一半,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周围的年轻人也纷纷来劝,那位老奶奶才堪堪止住眼泪,但失去老伴的哀伤依旧好像深深刻入她满脸象征岁月的皱纹里。如果从头开始回忆,大概她的每一条皱纹都跟刚刚过世的老伴有关。
“老太太,要不要尝尝清明特供的青团?”谭悠悠适时加入了对话,“都是我昨天手工做的,尝尝有没有老底子的味道。”
这年头大家对青团的兴趣也开始缺失,这种糯米制品吃不多,也容易撑到胃。
徐女士正要拒绝,但老奶奶听到手工制作,还是来了兴趣。“手工的啊?好久没吃了。”老奶奶转向徐女士,“雅琴啊,你帮我点一个吧。”
难得老太太能高兴起来,徐雅琴当然点头答应。
把这一家子客人招呼进包厢里,谭悠悠带着徐雅琴去选不同口味的青团。
应老太太要求,必须要有个最简单的笋丁肉丝馅儿,徐雅琴数着人数就都要了两个。
新鲜出炉的青团进入包厢时,把所有人的记忆都勾回了清明细雨里。
一口咬上青团外面的艾草皮,仿佛看到凄冷墓碑上面每年新长出的草。谁也不知道逝者能否去极乐世界,但生者选择每年去探望,那便意味着每一年都有新的故事要与远方的那人诉说。
所有的故事此刻都被包裹进青团的各色馅料里,春笋的清脆,肉丝的荤香,海参的鲜美……从山头到田间,再到海边。
老太太的女儿也跟老太太一样,选择了笋丁雪菜肉丝馅儿,她才吃了第二口,几种馅料混合出的滋味冲击味蕾,好像也促进了泪腺。还好有旁边的侄子帮递纸巾,才没让泪水沾满衣襟。
“太好吃了。以前阿爸做出来的就是这个味道。以前的路难走,我不愿意自己走,他就用扁担挑着我和阿哥,前后一边一个,就这么一路……一路走去扫墓。”
老太太听着也啃了一口,在咀嚼的过程中强忍着泪水,等到真正咽下去时,再也憋不住,独自低泣起来。
最欢脱的徐雅琴选择了最贵的那个佛跳墙口味,一口咬下,就是满嘴的昂贵食材。但那些味道在珍贵的记忆面前都黯然失色,她都顾不上口红吃花了,只会边哭边跟边上的人讲述,她读书时,寄宿在阿叔家里,阿叔和阿姑有多照顾她。
谭悠悠从门口路过时,听到里面的哭声,都有些不知所措。但当所有的青团都被吃完,所有人也都哭得差不多了,回想起当年的种种,就好像逝者还在身边。只要他的所亲所爱还在,他的名字不断从所有人口中说出,就好像他从未走远。
当这家人从包厢里走出来时,发现外面也哭成了一片。
尤其是某桌的两个女孩,抱在一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偶尔有几个小伙子爱面子,没哭出声,但也都沉浸在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