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甜水村的村民看得很明白,阮家虽然供出了阮明诚这个秀才公,却也掏空了家底,一家人完全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要知道阮家并不是一开始就穷的,阮家的穷,是从阮明诚进学开始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村里人看着阮家一年又一年地过着苦日子,都想着等阮明诚读书读出头了就好了。可是他们冷眼看着,等到阮明诚中了秀才,阮家的日子还是没有多大地改善。很显然,中秀才也没用,估计要等他成为举人老爷,阮家的日子才会有起色吧。
阮家出了个秀才老爷,这事说羡慕也让人羡慕,说不羡慕也不羡慕。但有一点,它让甜水村有意送孩子读书的人家,一个个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就怕好好的日子在孩子读书后,变成阮家那样苦的。
所以何健林说地上这些粮食布匹是阮家人自己掏钱买的,怎么也不相信。
许多人心里不信,嘴上却没说什么,但有些人就偏爱噎人,果然就听到一道刺耳的声音说道,“骗人的吧?阮家供着个读书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钱这么大手笔地买那么多东西啊?”
阮老太一看说话的人是他们家隔壁的张寡妇,这人和里正媳妇交好,是里正媳妇的爪牙,当下面无表情地反问她,“张桂花,有你什么事啊?说得你好像很清楚我家有没有钱一样,你是爬过我家床底了?什么都门清?”
众人哄笑。
张寡妇胀红了脸,嘴硬道,“你家要是有钱,至于前两天连病都不愿意给孙女看吗?不就是拿不出钱嘛!这趟回娘家,就是打秋风去的吧!”
阮老太冷笑,“咸吃萝卜淡操心,这关你什么事?”
阮明湘的大嫂紧紧拉着她,怕她一时冲动上前帮腔,她还是姑娘家,和这些碎嘴婆子吵架,吵赢了也是吃亏。
同时,阮大嫂嘴上却立即声援婆母,“就是,有这闲功夫,多去地里两趟,让庄稼多长两斤粮食,你也不用时时刻刻捧某些人的臭脚,指望人家手里漏出的三瓜两枣过日子了。”
三嫂五嫂也不甘示弱,四嫂嘴笨,却站在最前面,大家一致对外。
“你!”张寡妇气啊。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说她,“张寡妇,你那张嘴啊,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骂人不揭短,大家伙都觉得张寡妇过分了。
没一个人站她的,张寡妇被气到了,怒气冲冲地走了。
这时何健林才苦笑着说道,“刚才那位张大娘真是误会了。我爹近来遇到了个挺头疼的问题,本来打算花钱解决的,我表妹给我爹解决了,于是我爹就把那笔银子给了我表妹。至于什么问题嘛,暂时还不方便透露。”
猪肚鸡还不到推出的时候,等下个重大节日到来之时,鸿运酒楼才会隆重推出来,所以他们需要暂时保密。
其他人听了,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虽然他们很好奇阮明湘帮了何家大舅什么忙,才让他一下子给了这么一大笔银子,但何健林都说了不方便透露,他们也并非那么不识趣的。
这是他们在路上就商量好的说辞。
阮家一下子买了好几两银子的东西,要知道农户人家,一年到头能攒下几两碎银,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购买的物资可以遮掩,但炖肉的味道是难以掩饰的,农户人家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次肉,如果不给个答案,容易引发各种猜测,人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很容易就往发了笔横财上面去想,这种想法很容易为阮何两家招来宵小。
阮明湘想了想,说道,“其实你们看着买这些东西像是花了不少银子,但是,因为锦绣布庄粗布麻布大降价,买这些布花的钱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
人们一下子就被她的话吸引了,他们住在村里,锦绣布庄今天才开始降价的,消息还没传过来。
“锦绣布庄布料降价了?”
“我看你们买了三匹布,是花了多少钱?”
“不行,我得去镇上看看。”
“李大姐,等等我,我也去,我们一起!”
人呼啦一声的,全散了。
她就知道,自古以来,薅羊毛是中年妇女的最爱,没有之一。
阮明湘随家人默默进屋,身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