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其对杨家众人的恨意。
就算是现在,事情过去几十年后。
仍旧有不少安西后人,深深记着这笔账。
两方的仇恨,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反倒是越积越深。
而且,杨温十分清楚,随着秦远归来,久久找不到主心骨的安西一脉,必定会重新聚拢。
他必须要抢在那前面,积累对抗的力量,哪怕这股力量来自吐蕃也无妨。
更何况,如其所言,他的背后可不是只有自己,当初从安西军手中获利的,更不只他一家。
甚至就连对付秦远的由头,他都已经想好了。
驾驭巨鹰,冲撞吐蕃使团。
擅自出手打伤吐蕃正使。
光天化日下,出手抢夺吐蕃正使坐骑。
以上种种,都是发生在众目睽睽下。
靠这些东西,给秦远扣个破坏唐蕃关系,蓄意挑起两国纷争的帽子,那是绰绰有余!
到时候,他再运作一番…
秦远就算不死,也将威风扫地!
入夜。
明月隐于乌云后。
通化坊内,杨家宅邸,一片灯火通明。
一名名杨家奴仆,手举火把,带着杨温的亲笔书信,策马赶往公卿大臣们的府邸。
墙角黑暗处。
几名黑布蒙面,身着黑衣的青年男子,正仔细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鸿胪寺卿,真是好大的面子,连长安城的宵禁都能无视。”
其中,一名身材高大,貌似领头者的青年小声开口。
随后,他转头望向身侧几名表情紧张的同伴,出言打趣:“你们神策军平时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现在不敢管了?”
“李大哥,这种时候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杨温那个狗贼是以商讨政务的名义派出的仆从,我们神策军根本管不了他。”
一名青年小声接话。
“我们现在要干嘛?是在这盯着,还是去找大都护?”
“在这也盯不出什么东西呀。”
几人声音压的极低,紧张兮兮的小声商讨。
只有领头的青年面色如常,看不出什么波澜。
“李大哥,你快拿个注意吧。”
“是啊,在这呆着总不是长久之计,万一被人发现就麻烦了。”
“看你们一个个的,怎么一点都沉不住气。”
领头青年浓眉微皱,语气中有几分责备。
“被发现又怎样,神策军中都是我们的兄弟,还有谁会为难我们不成。”
几人还欲开口,他已经做下决断。
“秦大都护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我们这些人贸然前去拜访,总要准备些礼物才是…依我看,这些仆从要送的书信,就十分合适!”
“啊!李大哥,你说真的?”
“这件事风险很大呀,万一有人追查,我们很快就会暴露。”
几人有些犹豫。
稍后他们可是要正式登门,拜访秦远。
这个时候杨温的仆从出事,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谁干的。
“怕什么,就算杨温要定罪,也要拿出证据不是?我们手脚干净点就是了!”
说罢,他环顾左右。
“有不愿意参与的,我也不强求,各回各家便是,但是我告诉你们,机会很可能只有这一次,要不要替先辈们报仇,你们自己考虑清楚!”
几名青年互望一眼,最终心中一狠。
“早就看这帮狗官不顺眼了!李大哥,我干了!”
“我也干了!”
最终,几人达成一致,悄悄尾随一名走向永兴坊的仆从。
几人自以为行事隐秘,却不想自己的一举一动,实则被人看的清清楚楚。
远处,高墙上。
几名面容白净,身穿黑衣的中年文官,正双目紧盯几人动作。
“周侍郎,要不要借机除掉这几个不安分的家伙。”
“郑大夫,稍安勿躁,现在出手除了打草惊蛇,没有任何意义。”
“什么意思?”
“看那。”
站在中间的白净文士,右手遥指两里外的高墙。
“神策军的几个莽夫,可也在盯着呢,真要硬拼起来,吃亏的肯定是我们。”
旁边的几人先是疑惑,随后悄然动用真气感应。
气机交感下,黑暗夜空中陡然多了三盏明灯。
“他们还真在,还好周侍郎慧眼如炬,不然我们真就打草惊蛇了。”
两里外,高墙上。
明月缓缓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