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斯的计划其实非常的简单,让更多的国家和势力来加入到ifto计划中,这样会极大的刺激那些正在考虑是否要退出以及已经退出的国家。
当某个东西被大多数人所追捧的时候,这个东西哪怕只是一个石头,也是神奇的石头。
为什么马格斯会说杜林是核心人物,其实原因很简单,杜林在带头扫荡了联邦的金融圈之后辗转了半个世界才回到帝国。
在他的环球旅行中,他挥舞着大把的钞票和订单几乎获取了所有途径国家统治阶层的友谊,他就像是神明派来的散播福音的使者,甚至让一些小国的经济水平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
比起他,相反的是帝国官方反而没有那么大的“面子”。
在过去很多年里各国都以闭关锁国的政策为主,这也是封建时代的特征,过多的外交政策会有可能会影响到统治者们的权威和地位。
他们更加希望被统治者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改变,把遵从于统治者当做某种基因一样代代传下去。
就连帝国,当初也是这样,如果不是联邦敲开了帝国的大门,可能到现在为止帝国都会保持着孤立,尽量不与外部世界有所交流。
直到近些年国际主义开始盛行,人们也从封建社会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际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平凡。
帝国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强大,它只是强大,但是和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我们并不接壤,也没有利害关系。
这就让帝国在国际上空有很高的威望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这次组建ifto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帝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赋予相应的权力。
把象征具体化,现实化的进程。
换而言之,那就是帝国目前还不具备号召力,否则那些国家也不可能有退出ifto这样的想法。
可是杜林不一样,他不仅和很多国家的统治者有很好的私人交情,也让这些人通过他作为纽带,和帝国有了间接的利益关系。
他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订单到处挥洒,说到底这些订单还是来自帝国国内,是经过马格斯授意从社会上搜集来然后转交给他的,这也算是对他提出了金融狙击计划顺利实施之后的奖励,以及保障。
如果杜林能够动用这些私人关系,把一大群不管它是大国还是小国的国家拉进ifto,在数量上营造出一种大家都在争抢ifto名额的机会,人们就会发现加入ifto变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