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阿婶听了孙子的话,脸色就变了,可这事说来说去先是她家许文斌不对,可人心都是偏的,那不对在先,孙子已经赔了不是,张家小三娘还不依不饶的,送豆包不要,敢情是等这儿呢?
豆包三文钱一个,头绳这要二十文。
小小年纪,倒是计较的好。许阿婶心里不乐意,当即拿了头绳拉着孙子找儿媳把原委说了,许文斌早都吓傻在原地。
儿媳闺名环娘,一瞧那条头绳,平日里干活她自己都舍不得带,见儿子拿了去送旁人自然是生气,可听完后,小声和婆母说:“阿娘,说到底都是小文的主意,如今也没送,找到张家闹着怕是不好吧?”
“谁说要闹,我提点几句。”许阿婶也知道闹也是她家没理,断没有为了这事坏了邻里关系的,“只是今个儿小文拿你头绳,下次要是拿银钱送隔壁呢?”
环娘也觉得不成,试探说:“那就好好说说?”
“你别管了,我来说。包几个豆沙包,我一会送过去。”许阿婶说。
环娘忙答应,说婆母有主意,“要是我,我怕是说不出这话来。”
许阿婶自然知道儿媳妇这个人脾性,就和豆沙包似得,一戳一个坑,嘴笨不会说话,要环娘出头,怕是难死了。
环娘捡了几个才出炉的豆沙包,许阿婶端着,又哄许文斌,“小文别怕,阿奶给你哄三娘去,以后三娘还跟你玩。”
“真的吗?阿奶!”许文斌信了,高兴说:“那太好了。”
许阿婶摸摸孙子脸蛋,心想她家小文哪哪都好,就是这心肠跟儿媳了,是个不会计较软绵肠子,旁人说了就信,能让人哄了去。
祖孙俩端着一碗豆沙包敲开了隔壁张家的门。
周氏本来在前头看铺子,听她家大娘喊她说隔壁许阿奶来了。周氏便让男人先照看会铺子。她家大娘今年十二岁了,眼瞅着是时候开始踅摸亲家,自然不能再跟往日那般小孩对待,不能干守铺子收钱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