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在与千年前的神医对话,让张敏行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读了又读,有了手抄本后,更是放在床头夜夜翻阅。
直到有一天,张敏行注意到了书中记录的一段小故事,说是张景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一种土方子,会用发了霉的橘子皮喂给发了高烧的病人使用,竟有奇效。
后来张景对此感兴趣,留下来研究这种土方,并且从中提取出了一种散,将它与发烧不止,伤口溃烂的病人服下,能减轻症状,效果绝佳。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很多患者一旦伤口溃烂,发烧不止,没有名贵的药物很难活命,所以神医张景发现了这种奇妙且廉价的药剂后,本想将这种药方公布于世,直到他一次用药中,不仅没有治好那位病人,反而让他病情加重,迅速死亡。
自此,张景歇了公布的想法,他在书中写道:“此药散虽奇,然与某人如是毒药,吾虽能辨之,不可使与人异。”
张景的告诫留与后人,短短的四十小字,简短的甚至连这个药方都没留下来,显然是怕后人擅自使用这种药方害死了病人,可张敏行却记在了心里。
只因为,他曾经“害死”了一个人,年幼的时候,张敏行虽有医学天赋,却并不爱学习,整日偷鸡摸狗,他曾有一个小书僮,是个十分文静好学的孩子。
张敏行偏偏爱拉着他出去玩乐,两人俨然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们也曾经一起偷了隔壁家的柿子,一块躲在假山中思考着彼此长大后的模样。
张敏行记得,自己告诉他,自己长大后一定会成为非常非常厉害的大夫,要成为像张景那样的神医,名留青史。
而小小的书僮则抱着柿子,乖巧地眨巴着黑黝黝的眼眸,眼中满满的信任,说长大后也要继续当他的书僮,当他的小助手。
那个时候,日子还很长,荷花还很艳,张敏行从来没有思考过,两个人的未来会缺少一个人,直到那一日,张敏行再次拉着书僮一起出去玩,他不顾书僮的阻拦上了树,却被家中来人惊吓,从树上跌了下来,而他的小书僮为了救自己,给自己当了肉垫。